第四章 喋血京城(二)(2/2)
“安化王,朱康宁,世袭藩王,屠城数座,纵容属下。该杀。”
一副铁胆直接砸向了安化王。
(八)
不过,这些煞神绝不是谁都杀得死的。
画梅伞又一次悄悄打开。
煞神的铁胆和秦寻真的画梅伞碰撞在一起能看见冒出的火星,就像白虎与黑蛇相斗。
安化王选择了江湖正义,但是江湖正义却并没有垂怜他,反倒是不断地逼迫他。
而秦寻真自从化名何锦的一刻,就已经和他一同要么钉在耻辱柱上要么成为一道枭雄。
但是今天,秦寻真一定不能让他们杀了安化王。
俞梓欣却并没有准备和这些煞神们动手,无奈秦寻真直接打开了画梅伞。
没人能够在画梅伞下离开。
但是从明天开始,每个人都会知道画梅伞的主人是何锦。
芷兰在这一刻重生,不是用来逃跑,也不是用来盗书。
这一刻是为了守护他们心中的正义。
这次煞神却并没有打算和他们纠缠。他们见到画梅伞竟然往后退去,消失在了深夜里。
画梅伞依旧绽放在军营里。
何锦就是芷兰,芷兰已经露面了。
就像俞梓欣所说,没有一代的芷兰比他更有机会,他现在是将军,不仅仅只是江湖侠客。
而不出三天,这个消息便会传遍武林。他们也许不关心皇城的安危,但是无论是十二帮派也好还是六大门派也好,他们不可能不关心芷兰。
芷兰在他们眼里绝对是不可饶恕的罪人。
江湖有时令人无奈:他们不相信这些事的经历者,不相信秦寻真,但是他们一定相信那些让他们没有面子的谣言,他们以此为真,甚至以复仇为成长。
然而他们却一点也不孤单,他们要么家族同行,要么帮派一致,他们不相信真相,只相信仇恨。
(九)
坝上草原的湖边。
雄鹰似乎可以在满是尸体的地方饱餐一顿,但是他们不屑。
因为乌鸦和秃鹫让他们不愿意低飞。
雕和鹰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争食。
杨一清听着江湖的传说,竟然对面的将领是一个行侠仗义的江湖浪人。他甚至难以置信,他以为这是何锦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然而他对江湖的事情根本提不起兴趣,他是个将军不是江湖游侠,他们是正宗的兵家武学。
争抢岳飞遗书,获得仙侠真传,有画梅伞这样的神器。
这都是小孩子才相信的把戏,在他眼里某些门派也都是一群烧香拜佛的江湖骗子。
“可笑。”他甚至咬牙切齿。
今天就是他的死侍们上场的日子。
秦寻真已经用消耗战术让他们无力再战了,京城危在旦夕。藩王见死不救,着几十万人马上就要踏平他们的尸首了。
他甚至没有兵力等到这些庄稼汉回家种田。
他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以为这些庄稼汉可以打发一下就会离开。
难道明朝要毁在他们这些庄稼汉手中吗。
他重新穿上了戎装,他放弃了坝上草原,下一个血战之地就在京城脚下。
皇上已悄悄送完南京,即便失了北京,大明也不可一日无君,君主就是国家。
似乎安化王已经猜到了他们马上就要打到皇城之下。不过似乎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想起清杀八虎,甚至刘谨是否要杀掉也不重要了。
也许每一个野心膨胀的人都是会灭亡的,但是似乎每一个英雄也无法逃脱这个怪圈,做皇帝。
但是他没有和别人说出这个想法。
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要进了京城,夺了何锦兵权给他一个二品大官开始,他就可以逐鹿天下,自立为王。
也许这些所谓寻找正义的将军,都是在实现自己的野心。
他已经忘记了当初举兵的宁夏陕西。
忘了那首清君侧的童谣,用他的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十)
京城九门防卫森严。
九门提督已经誓死报国。
在秦寻真眼里,皇上永远是皇上。哪怕是他是个昏君他也是皇上,忠君报国才是父亲的为官之道。
而父亲的志向就是他的志向。
九门提督被剑雨射成了筛子,杨一清开始了与秦寻真的巷战。
皇城的胡同里不知道哪里是战场。
皇城的胡同里不管哪里都是战场。
战场上的鲜血实在是微不足道,而战场上的杨一清已经无法继续保持冷静了,让人痛苦的过程就是看见自己的死侍一个个死在自己的身边。
杨一清在部下的劝阻下,强拉走离开了北京城,他们驻扎在了秦皇岛。
然而秦寻真的大军也似乎开始无力追赶,他们到了皇都,这里的繁荣景象实在让他们大开眼界。
秦寻真休整大军,提着长矛来到了金銮殿上。
皇上出走居然连刘谨与八虎一同带走了。
“昏君!”
安化王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似乎自己成为了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他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轻轻抚摸着龙椅。
他忍不住站起来,大喊一声:“众爱卿,平身。”
秦寻真看到这个场景心头的血液似乎被抽走了,他有些类似虚脱地痛心。
如果我们是为了正义才攻入了京城,但是京城进来之后为什么只有杀戮。
安化王曾经不是这样的,他和何锦所谓的清君侧竟然成了屠城。
正义难道只为少数人服务吗,秦寻真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头“如果你不够强大,什么都无法改变。那所谓正义只是别人奴役你的工具而已。”
秦寻真的理想不是这样的。
他无法抗拒这种感受,他认为安化王是在欺骗他。
安化王突然对他说:“何锦,如果你觉得痛苦。那说明你永远做不了一个王。”
这时候只有他和安化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