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造天下 > 第85章 83卫所

第85章 83卫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慕少劫爱100式 重生之妖女嫁邪王 我的26岁极品丽人 打鬼鞭 温柔的背叛 危情虐爱:傅少请放手 似水年华 妙手小药农 我不是软饭男 快穿:听说,你要养我

卫所的基本军力叫正军,从正军里选拔精锐叫旗军。正军与旗军的比例是八比二,边防卫所则是七比三。正军家里的其它男性则叫军余,相当于预备役。这样卫所便建成精兵,基本军力,以及预备役三级军力,且耕战结合。努尔哈赤模仿了大明的卫所制,八旗的旗字就是打旗兵的旗字而来。卫所制全民耕战,缓解了东虏人口少的矛盾。现在刘洪起要施行的也是全民耕战,刘洪起要建的组织比卫所还要集权高效,因为他把妇女也纳入了进来。

每个正军身后是一个家庭,每户授田五十亩,每年上缴十八石粮,十八石粮是三个人一年的口粮。其中的十二石叫正粮,由官仓保管,正军按月支取,就是这十二石正粮还是军户自已的,但怕你胡乱支用,吃了上年没下年,所以家里的部分粮食交由官仓保管,以保证军户能有计划地吃粮,以防寅吃卯粮,就象伟人说的,闲时少吃,忙时多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人民公社只管理到分配层面,但不管消费层面。就是粮食分到各家,至于你怎么吃,即消费层面,大队是不管的,也曾经管过粮食的消费,就是大办食堂,结果饿死了人。所以卫所的这十二石正粮,是管到了消费层面,管你怎么吃粮,你得按月支领。知青下放之初,也是这般,国家养知青一年,但知青要按月到公社领粮,不能寅吃卯粮,但也只管一年,而明朝的卫所管理军户消费至少管了上百年,所以卫所值得研究,只是不知管理得咋样。这有点社会保障的意思,你不能提前预支,就象去领养老金一样,不能提前领,你要是死了爹没棺材埋咋办,可不就得卖粮买具薄皮棺材埋爹,但埋过爹家里没粮了。而如果不能提前预支粮食,爹死了也就芦席卷出去了,这样方便了活人。

但卫所只管消费,却不管生产,即种地,地亩分给各军户家庭,自行耕种,和民户无二致,自然也没什么分配问题了。生产和分配,卫所都不管的。人民公社管了生产与分配,但不管消费,而刘洪起要建的军囤,则要把生产,分配,消费都管起来,全面接管经济,非但如此,还要在寨内行军法。管理消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吃食堂,有粮大家平均吃,一种是卫所那种按月领粮的方式,以防你提前消费。还是以吃食堂管得砌底,因为食堂是按天给粮,而领月粮是按月给粮,你领了一袋粮不定拿去干什么了,但你总不可能到食堂领了俩馒头,拿去赌博。就算拿去赌,也只是输了一顿,而不是输了一月的口粮。六零年的食堂是瞎搞,而并非是食堂制度不好,食堂是为了有计划吃粮,六零年的食堂恰恰是无计划吃粮,食堂是为了让大家都有保障,六零年的食堂恰恰是叫大家都无保障。食堂是为了公平,六零年的食堂恰恰最不公平,做饭的与干部都吃得肥贼一般,其它人饿死。食堂的核心是按日给粮管理消费,并且是在计划性,保障性,公平性的前提下。六零年的食堂三性全失,并且使得食堂制度被污名化。食堂制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集中粮食在手,好办大事,也好控制团体,好将团体凝结为家庭,也有去除私心的作用。

军户上缴的十八石正粮当中,有十二石是月粮,即军户的口粮。其余六石则是余粮,用来养卫里的旗丁和军官。所以缴月粮相当于缴社保金,缴余粮则是纳税。一个卫的正军,八成人种地,两成人守御,这两成负责守御的精壮叫旗丁,理论上是不种地,或少种地的,就要由那八成种地的人缴余粮来养。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六石,每个正军家庭一年缴六石余粮,可以养一个旗丁,四户就可以将一个旗丁家庭养起来,可能旗丁的家人也要种地打些粮。但是,卫所的月粮制度早已被破坏,你去官仓支取自已的月粮,你缴了十二石月粮,管仓的最后只支给你八石。朝廷连个仓库管理员也治不住,极度腐败,这与大明代代都是昏君的政治现实是契合的。这是月粮,后来对粮食不得不由军户自收自存,废了卫所仓。而到了崇祯年间,又命令军田民田一体起科,又是是废了余粮制度,以前军户缴的税主要是余粮,这叫自支自养,以卫为单位,每个卫自收自养。现在又废了余粮制度,改缴国税地税。到了崇祯年间,军户在经济上与民户已无差别,但军户却要负担漕运与上班,军户处境更为艰难。

所谓锦衣卫旗校,沾了一个旗字,这代表他们不种地,锦衣卫也是卫所。

每户军户分50亩地,百户分48亩地,镇抚分38亩地,因为百户和镇抚是拿工资的,分的地比正军要少,他们的工资就从余粮中拿,就象村干部是有工资的,同时家里还有地,村干部的工资早先也是从大队提留里拿,也不是国家养的,这个提留在卫所就叫余粮,余粮用来养旗军与军官。卫指挥使300亩地。这300亩地,靠指挥使的家人是种不了的,他只能雇人种,他会雇人来种么?他当然要役使军户来种,而他家里也不止300亩地,300亩只是法定数字,他的地亩多在法定数字之上,因为他们不法。镇抚家里也绝不止38亩地,百户家里也绝不止48亩地,此外还有千户,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这是卫所制度速迅崩坏的起因,即卫所从一开始就有非法的劳役。

军户除了要缴余粮,还要负担劳役。在《明末边军一小兵》里,开头就是锋火墩里的小旗,就是排长,叫王斗明天去给自已种地。结果王斗没吊他,他自家的地都种不过来。要是吊了他,去给别人种地,自家的地更种不过来了,那只好将地卖给军官,军官就变成了地主。这当然是非法的,那些千户,指挥使便把地册弄乱销毁,导致卫所田亩成了乱帐,无法查稽。卫所军官大量侵吞军户的地亩,还有些卫所地亩卖给了权贵,很低的价钱就卖了,因为这些地亩存在司法风险,只能算小产权。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