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人有份(1/2)
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成绩比二年级上学期提升了很多,这是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的努力成果。三年级伊始,姚校长在全校大会上提出素质教育的课题,对学生除了分数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多,提倡各班用不同方式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基于此,为了丰富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开拓视野,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吴老师提出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主题课程活动,每个人都要参加,人人有份,在整个学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大家开展了许多至今回味无穷的课程,也在实践过程中增长了才干。
北方九月的初秋,虽然炎热依旧,但已经有点天高云淡的感觉了。时而吹来的凉风,让人感觉一丝丝凉爽。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风逐渐驱赶着高温。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放学的时候居然有两个高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放风筝。吴老师看到突发奇想,想带领大家学制作风筝。
“可是谁会制作风筝呢?”吴老师也不清楚哪里找会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就在班里随便问了下大家:“哪位同学的家长会制作风筝,有没有?”
底下一片窃窃私语,这时,赵芬芳同学举手回答到:“我爸会做,我回去问一下他。”
吴老师说:“好,我今晚会给你爸联系。感谢你!”
也不知道吴老师那晚都跟赵芬芳都父亲聊了什么,翌日语文课上,吴老师对大家说:“本周五下午的语文课和自习课,我们开展学做风筝的实践课,届时赵芬芳的父亲会来给我们讲解如何制作风筝。同学们在学习后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风筝!”
嗡嗡嗡,下面一片喧哗,大家都很兴奋。毕竟这是难得的动手操作课,大家对风筝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制作来说可算是个新鲜事。每个人都期盼周五的到来。
等啊盼啊,终于周五下午的语文课铃声响后,吴老师陪同一位高大的男子一起进入了教室,不用说,肯定是赵芬芳的父亲。跟在吴老师后面的两个班干部,拿着一大堆竹条、线绳,纸还有浆糊。
“同学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赵芬芳同学的父亲,赵老师。今天由他给我们上制作风筝的实践课,大家热烈鼓掌欢迎!”吴老师满面微笑地说。
“哗哗哗!”大家热烈鼓掌。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风筝,主要教两种做法,一种是简单的菱形风筝,一种是传统的风筝。用到的材料就是桌面上的这些竹条,线绳,绵纸,浆糊等。这个细竹条,就是做风筝骨架的,一会儿会展开来说;这个棉纸可不是一般的纸,风筝蒙画所用的纸要求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小,所以要选用纤维长、有韧性、薄而轻、透气量小、着色性好的手工纸,如绵纸、皮纸、寓纸等,纸的选择取决于风筝的大小、部位、飞行条件和着色要求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风筝越小,用纸越薄,越轻柔。这次我们选择棉纸作为风筝的蒙画纸;细绳就是固定竹条的,浆糊是粘棉纸的,这些就是主要的材料了,当然,你们手中的彩色笔可以对风筝进行进一步艺术加工,图画啊,写字啊什么的。现在,把这些材料分发给各个小组,我先讲简单的菱形风筝的制作方法。”
班干部们把风筝材料分别发给了各个小组。
“小组成员要进行一下分工,哪个同学是负责折竹条的,哪个同学负责绑竹条,哪个同学负责裁纸,哪个同学负责粘贴加固,以及后续涂料等,都要事先安排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当小组长协调分工后,我们继续听赵老师讲。
“中国传统风筝技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扎,糊,绘、放,简称风筝。四艺简单地说“四艺”。即绑扎骨架、裱糊、蒙面、彩绘和放飞、基本上囊括了风筝的全部主要内容。
制作风筝首先要考虑的是风筝骨架的扎制。
根据风筝的设计,将经过刮削、打磨好的竹条,用小刀或小锯依据风筝的大小截取适当的长度。
制作大风筝要注意选用较结实、韧性较高的竹青部分。
骨架的结构要依据风筝的类型而定。
板子类风筝骨架简单,有“干”字形、“田”字形、菱形等。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步:扎“十字骨架”。
第一小步:找到横竹条的中点,做好标记。
第二小步:横竹条上的长度大约比横条的一半少8cm。
第三小步:扎时,先多5、6厘米把它按住,再用交叉的方法绑扎,每一次绕线都要拉紧。大约绕4、5周后和原先预留的线头系结。
第二步:扎一周边线,要保持横竹条左右的平衡,用尺子量一量做记号,再用线绕四个翅尖扎线。
第三步:裁皮纸。
第一小步:尽量用好棉纸,放好位置,要预留2厘米用于粘贴。
第二小步:横着的竹条应该在下面贴紧塑料面。在四个翅尖处标好记号,再用铅笔轻轻的把四点连起来。
第三小步:再剪开来,注意千万别把线剪断。
第四步:粘皮纸
第一小步:注意要使横条和棉纸接触,在两根竹条上涂上浆糊,尽量一遍饱满地涂完,在局部适当补充。
第二小步:要使棉纸平整。
第五步:系提线
第一小步:两点间的距离是(再实际试试,是不是上下各10cm,还是大约是整个竖条的一半)。
第二小步:先确定整条线的长度,上线与风筝面成90°角,长度依风筝长宽比而定。
如果长宽比为4∶3式5∶3,则脚线的交点就要拉到“翅尖”处,甚至更长。
第三小步:用小铁钉确定的位置轻轻的在两旁戳两个小孔。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