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导师毕竟是导师(2/2)
“当然,相反的例子也有。中国的国民党就不是这样做的,在红军离去之后,他们没有给老百姓修学校和医院,更没有提高他们的工资。而是选择用一场接一场的大屠杀来‘维稳’,这样看上去更加简单省事。所以国民政府到最后就只有垮台了,而资本主义列强却生存到了二十一世纪。如果欧美列强的治国水平都跟国民政府的首脑看齐,在冷战时期继续屠杀和虐待本国工农,而不是推行福利制度的话,到了我穿越之前的时代,就早该赤旗插遍寰宇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核战废土副本,整个人类文明一块儿完蛋!”
捷尔任斯基开口了:“工业革命初期,瑞典和英国都在搞纺织业,瑞典人的纺织厂,童工死亡率超过30%。英国人的纺织厂。保证无论你是谁,工人进厂三年就被累死——因为瑞典的纺织业在成本上比不过英国,最后被英国给挤垮了。恩格斯说过:‘英国工业的威力仅仅是靠野蛮地对待工人、靠破坏工人的健康、靠忽视整代整代的人在社会关系、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发展的办法来维持的。‘”刘原一听,倒抽了一口冷气——以前听说过”万恶的资本家“这个词汇,究竟怎么个”万恶“法却缺乏概念,现在才知道原来能无下限到这种程度!三年必死啊,那是何等惨无人道!
捷尔任斯基继续说:“按照恩格斯的描述,当时英国利物浦上等阶级(贵族、自由职业者等等)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五岁,商人和光景较好的手工业者是二十二岁,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只有十五岁!在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活不到五岁就死掉,可是,上等阶级的孩子在五岁以前死亡的却只有20%。而农业区各阶级所有的孩子在五岁以前死亡的平均也不到32%。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那样:‘……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社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因此,恩格斯在着作中愤怒地写道:’……英国社会把工人置于这样一种境地:他们既不能保持健康,也不能活得长久;它就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毁坏着工人的身体,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
“……不言而喻,工厂奴隶制也和任何别的奴隶制一样,甚至还要厉害些,是把初夜权给予主人的。在这方面厂主也是女工的身体和美貌的主宰。解雇的威胁即使不是一百回中有九十九回,至少十回中也有九回足以摧毁女孩子的任何反抗,何况她们本来就不很珍视自己的贞操呢?如果厂主够卑鄙的话,那末他的工厂同时也就是他的后宫……他们是泰然自若地利用他们这个‘正当地得来的’权利的。”
“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还不得温饱,无力养育后代,小孩全都受不到教育外加营养不良,五六岁就不得不进入工厂,随后又被操到了进厂三年必死的程度……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霸业,还真是用千千万万英国工人的性命和血肉换来的,要依靠不断吞噬和消灭自己的国民才能维持下去!”
“总之,要不是看到了这样好似炼狱般的状况,并且认为这种社会不应该也不可能延续很久,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算是衣食无忧的上等阶级绅士,难道是吃饱了撑着杞人忧天,居然要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听着捷尔任斯基的话,刘原惊讶得目瞪口呆。他终于理解,捷尔任斯基为什么要把原本善良仁慈的自己——从他后来建立孤儿救助机构可以看出他的另一面——变成“钢铁般的费利克斯“了。实在是敌人实在太残酷太无耻太没有底线,才容不得你有半点心慈手软,否则等待着你的只有万劫不复!
欲知刘原之后还会说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