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再返闽西(下)(1/2)
();
佳利竹制品公司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向当地的农户收购毛竹,把毛竹进行破切、抽脂、高温杀菌、碳化等工艺处理,最后形成薄切片,薄切片可以粘贴家具、铺地板使用。这是毛竹加工比较先进的工艺,全国还没有几家。
成钢高中同学的弟弟叫陈潮,比成钢小六岁,原在一家国营的小水泥厂当会计,小水泥厂是立窑生产线,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国家进行产能结构调整时便被淘汰,他下岗了,今年刚到民营企业工作。
成钢问陈潮,你为什么要走?
陈潮说,佳利竹制品公司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税务风险很大,我不想在这里干!
成钢问,怎么会风险高?你具体说一说。
陈潮说,你是一个老会计了应该知道,税法规定购进未经加工的农产品进项税金是可以抵扣的,而购进加工过的农产品是不可以抵扣的,佳利竹制品公司名誉上是购进未经加工的农产品,而事实上是购进加工过的农产品,按道理公司的进项税金是不可以抵扣的,可我们公司全部拿去抵扣了。购进农产品农户是不可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就由公司自己开具,因为公司自己就可以开具抵扣发票,造假也极容易,所以税务局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严格,税务局会经常不定期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会计就很难做账了,也面临很大风险。
陈潮把成钢带到生产车间。
生产第一道工序——破切车间,只有两台破切机,而这两台破切机并没有开机,机器上蒙上许多灰尘,看来许久都没有生产了,可第二个车间却堆满了许多破切好了的竹条。陈潮解释道,这些破好的竹条不是公司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农户直接收购的。
成钢一听,真的觉得公司面临税务风险,显然这样直接购进加工好了的竹条是不能作为进项税金抵扣的,而公司又把这些进项税金拿去抵扣,税务局如果下来检查就惨了,难怪陈潮想溜。
成钢问陈潮,那你有没有把这情况向公司领导反映?
陈潮说,早就向公司总经理章明说了,可章总不重视,他说没关系。
次日,成钢又去找章总。章总果然无所谓地说道:“购买毛竹和竹条还不是一个样,有什么区别?我看税法不合理,不去管他!”
老板们大都一个样,没出事的时候不引起重视,一旦出了事又会责怪会计,会计真的是难做,难怪陈潮想溜。
成钢问陈潮,那你要到哪高就?
陈潮说,还不一定。
看陈潮不太想说,成钢也不想再问下去。
一个星期后陈潮还没有向成钢移交,成钢只好问陈潮了,账目什么时候我们来移交一下,我也好接下去做账,你也好准备走。
陈潮有些不高兴了:“你紧张什么,又不是拿你的工资!”
陈潮这样讲,成钢也不敢再说话了,不管怎么说,这份工作是陈潮向老板推荐的,成钢去催他移交显然不太合适。可两个星期过去了,陈潮还是没有向成钢移交,陈潮还是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也接着做账,丝毫没有走的意思,成钢也插不上手。再接下去,公司就有许多传言,说陈潮原计划是和别人投资一个化肥厂,但另一个投资人出了状况不投资了,陈潮一个人也没办法再创业了,现在陈潮不想走了。
成钢觉得陈潮这个人不地道,是他自己托他哥哥叫成钢来接他的,可如今又听说他不想走了,那他有没有想过成钢该怎么办?公司规模本来就不大,效益也不太好,章总不可能叫两个会计来做账,如今成钢已经从新能源科技公司辞职,可陈潮如果真的不走了,那成钢势必就得走。看陈潮的模样似乎真的不想走了。
公司传言不断,又有人说陈潮和成钢都不想在公司干了,陈潮要向成钢移交,可成钢不想接账等等。
无奈之中成钢就去人才网看了看,如果陈潮真的不走了,自己就应该再找工作了。
如今在网上搞招聘非常流行,许多企业都在网上招聘人才,招聘企业有好几页。成钢随意浏览着,突然一个熟悉的企业映入成钢的眼帘——佳利竹制品公司。成钢心想佳利竹制品公司会招聘什么样的人才呢?抱着好奇的心理,成钢仔细看了看佳利竹制品公司的招聘网页,开头几行都是招聘技术人才,后面的才招管理人才,最后一行成钢看到了骇人字眼——本公司招聘财务主管,下面就是具体的招聘要求。看来公司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章总很可能认为陈潮和成钢都不想干了,陈潮本来就是想走的人,而这么久没有移交财务账目,章总有理由认为是成钢不想接账,所以章总才去人才网上招聘。
成钢马上去找陈潮:“陈潮你想好了没有,你是真的想走,还是要留在公司?”
陈潮一脸不高兴:“你问这话什么意思?我要不要走,那是老板的事,又不关你的事!”
成钢也不高兴了:“陈潮,你这样讲就不对了,是你叫我来接替你的工作,又不是我自己跑来的?实话告诉你,公司不可能叫两个会计在这里做账!你叫我来,又不向我移交,人家章总会怎么想?章总肯定认为我们俩人都不想在公司干了!我刚才没事去人才网上看了看,章总已经去人才网上招聘财务主管了!”
陈潮不相信:“真有此事?”
成钢说:“不信你就去人才网上看一看。”
陈潮上网看了,这下无言了。
成钢问陈潮,这下你要拿主意了,如果你确实要留在公司,那我就去另外找工作,如果你想走,你就马上向我移交账目。
陈潮思考了一会儿后说,好,我走,我就向你移交账目。
显然陈潮不太愿意的样子。
成钢知道陈潮的意思,他是不想走,不过他不走又觉得对成钢不够意思,想想最后还是走了。
陈潮走了之后,成钢一边整理账目,一边想办法,看看如何解决抵扣税款的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不解决就是公司一大隐患,一旦税务人员下来检查就会出问题。
有一天成钢在记账时发现公司固定资产账目上有大破机十五台,可车间上只有两台的大破机,那另外十三台大破机哪去了?成钢就去问章总。章总说,公司本来是购进十五台的大破机,其中两台自己使用,另外十三台提供给乡下的农户,委托农户加工竹条,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户不干了,但拉到乡下的大破机却没有拉回来。成钢仔细一琢磨,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何不作一个假的委托加工合同,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可以抵扣进项税金了,反正税务人员也不认识农户是谁。章总说,你认为可以这样操作那就这样做,你先把委托加工合同搞出来,我叫采购部的人代签字,然后盖上公司公章就可以了。
成钢马上着手起草委托加工合同,然后把它交给章总。次日章总就把委托加工合同弄好了交给成钢。做完这一切,成钢松了一口气。
一个月之后税务局人员果然下来检查了。
税务局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陈超,另一个是黄松。对于黄松,成钢不认识,而对陈超,成钢只知其人名,但并没有见过,在业界,陈超有“黑脸包公”的美名,只要他下企业查账,企业都没有好果子吃,不是补税款就是罚款,陈超铁面无私,他对税法很熟,又有实践经验,要想逃过他的眼睛简直难于上青天,企业的会计人员都很怕陈超下来查账。
陈超和黄松先在财务室检查会计账目,账目检查完没发现什么问题,接着陈超又提出来到车间看一看。成钢最怕税务局人员到车间看,到了车间肯定会露馅的。
成钢说:“车间很脏,我看就没必要下去看了吧。”
陈超严肃地说道:“那不行,车间一定要去看的!”
没办法,成钢只好带税务局人员去车间看。
到了破切车间,陈超马上看出破绽:“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公司才两台大破机,而且这两台大破机有许多灰尘,好象很久都没有开机生产了。你看,你们第二车间堆满了竹条,这竹条都是哪来的?”
成钢解释道:“为了节省运费,我们委托当地的农户加工竹条。”
陈超说:“委托加工不是凭嘴巴说就可以的,是要有委托加工合同的。你们公司有没有和农户签订委托加工合同?你们不但要有委托加工合同,而且要提供机器给农户,这样才算委托加工。”
成钢说道:“有呀有呀,公司和农户有签订委托加工合同,而且公司也已经提供机器设备给农户了。”
陈超说:“那你把委托加工合同拿给我看!”
他们返回财务室,成钢把委托加工合同拿给陈超看了。
看完委托加工合同后,陈超说:“你不是说公司有提供机器设备给农户,我要看看。那些机器设备有没有入公司的固定资产?”
成钢赶快找出固定资产账目拿给陈超看。
税务检查完毕,一切正常,陈超和黄松走了。
成钢惊出一身冷汗,好在早有防备,不然就惨了!
章总对成钢也很满意,自此章总对成钢很信任。
公司总共两个股东,章明的股份占25%,是公司的总经理,陈敏芳的股份占75%,是公司董事长。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由章明负责,陈敏芳一般没有插手。
可有一天,成钢却接到陈敏芳电话,叫成钢去她的办公室,她说有事要找成钢。成钢从来没见过陈敏芳。据说陈敏芳的丈夫是某村的党支部书记,还是区里的政协委员。
成钢走进陈敏芳董事长办公室。
面前的女人三十多岁的样子,她穿着时髦,头发是大波浪式的,眉毛描得细细长长的,双唇涂得相当的红,指甲也染得鲜红,就象沾着鲜血,这样的形象怎么看也不象个董事长,而象酒店里的陪酒女郎。
陈敏芳高傲地看着成钢:“你就是会计?”
成钢点了一下头:“是,我是会计。”
陈敏芳说:“你去给我弄一套会计报表,要快,最好是马上给我弄好,我要用!”
成钢说道:“要做什么用的?”
陈敏芳皱起双眉:“叫你做你就做,问那么多干吗?”
成钢说:“我肯定要问清楚,才知道会计报表要怎么编制。你对会计报表有什么要求?”
陈敏芳说:“噢,对了,会计报表其他没什么要求,但销售额一定要2000万元以上。”
成钢按照陈敏芳的要求很快就编制好了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交给了陈敏芳。
后来陈敏芳就拿着会计报表走了。
次日陈敏芳又到了公司,又叫成钢去她的办公室。
成钢到了陈敏芳办公室,陈敏芳又交给成钢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要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而且要税务局盖章。
这怎么可能,公司开发票的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而陈敏芳要成钢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2000万元以上的数据,而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要税务局盖章,税务局根本不可能给你盖章证明。
成钢想走过去和陈敏芳说明清楚,但陈敏芳忽然神经质地站起来,她警觉地对成钢说道:“站住,你别过来!”
就好象成钢会走过去向她非礼一样。
成钢尴尬地站在那里楞住了。
等陈敏芳走后,成钢就去找章明。成钢问道:“章总,陈董事长叫我做会计报表,又叫我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而且要2000万元以上,又说要税务局盖章,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明说:“陈敏芳丈夫是区政协委员,和一些部门的领导熟悉,他们想让统计局把我们公司纳入规模企业,如果我们公司是规模企业,区科技局要奖励我们公司三万元,市科技局要奖励我们公司伍万元。”
成钢说:“可税务局根本不可能给我们公司盖章证明。”
章明无可奈何地笑了笑:“我也和她说明了,可她不听,她说她有办法。你就按她说的去做,能不能成功再说。”
第二天成钢就去税务局找熟人,可人家说这根本就不可能,谁也不敢给你们公司盖章,就是局长也不敢给你们公司盖章,熟人叫成钢回去别干这种傻事了。
隔了一天,陈敏芳又来公司了,她问成钢事办得如何了?
成钢说,税务局不肯盖章。
陈敏芳黑着脸说,那就这样报给统计局。
成钢甚感怀疑,这样有用吗?
陈敏芳发脾气了,叫你报你就报,你啰嗦什么?方良早已经和统计局局长说好了!
方良是陈敏芳的丈夫。
成钢不敢吭了,第二日只好去统计局找谢副局长。
谢副局长看了佳利竹制品公司报的资料后对成钢说:“不是叫你们公司去税务局盖章吗?”
成钢不言语了。
谢副局长说,没有税务局盖章那是不行的!
成钢说,陈董事长说已经和你们说好了。
谢副局长哑然失笑:“没错,我是答应帮你们公司办,可你们公司报的资料一定要齐全才可以!本来认定规模企业在年初,可你们快到年末了,按规定下半年是不可以认定规模企业的,可方书记找到了我,说你们公司特殊,所以才答应帮你们公司办。可你们公司一定要达标呀,不达标谁能给你们办!”
规模企业没有办成,陈敏芳很是懊恼,她对章明说,成钢算什么老会计,这点事都办不好?方良早已经和谢副局长说好了,要让我们公司上规模企业,可成钢会计报表没有做好,纳税申报表也没有做好,才导致规模企业没有办成功!
成钢真的是吃了哑巴亏。
陈敏芳自己不在厂里面管理,因此就叫她的姨姨吴美珍到公司当出纳。吴美珍只有小学文化什么都不懂,但她样样事要插手管。
这天刚上班,吴美珍就拿出一大叠单据叫成钢审核,说今天必须付款,叫成钢马上要审核。
成钢审核了一单,突然感觉下腹沉坠坠的象要拉大便的样子,他便去上厕所,进了厕所解开皮带,刚蹲到茅坑上,随着肚子一阵咕噜咕噜叫,他立刻排出一大滩油光发亮的黑大便。成钢心头一惊,心想糟了,自己肯定又胃出血了!
成钢曾经有过两次胃出血的经历。
成钢第一次胃出血是二十八岁那一年,那时候成钢还在国营企业上班,那次成钢刚好出差去广东江门市。胃出血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肚子稍微有些不舒服,然后就是拉黑大便。刚开始拉黑大便是没有什么症状,后来身体就有异样了,先是感觉浑身没有力气,他甚至上几级台阶就会心慌气喘。那时候成钢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胃出血,但他隐隐觉得自己体力不支与拉黑大便有关系,便找了一家医院看病,可医院里那个医生是极不负责任的,当他听了成钢的叙述后,也没有叫成钢化验大便,就武断地认为成钢是出差在外连日奔波虚火上炎所致,于是就开了一些清热解毒的消炎药给成钢服用,可成钢服了药毫无效果,他继续拉黑大便,心慌气喘的症状更加严重。后来成钢又去另一家医院看病,结果化验大便确认是胃出血。那次胃出血前前后后拖了五、六天,以致于后来成钢一站立起来就晕倒了,那次成钢差点就死了。后来成钢住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好。
成钢第二次胃出血是十年前。那段时间家里经常吃莲藕,一连吃了一个多星期。那几天成钢胃部略有不适,但也没引起重视。有一天成钢去拉大便时又拉了黑大便,他知道自己又胃出血了赶紧跑去医院看,医院经过化验大便证实果然又是胃出血。那次由于成钢及时就诊及时吃药,成钢也没有去住医院,就吃了几天的药就好了。
前两次胃出血成钢都有去做胃镜检查,说是胃粘膜出血。
此次胃出血可能跟近期吃春笋有关,时至春季,春笋大量上市,成钢喜欢吃春笋,近期吃了不少的春笋。
成钢不敢怠慢,他在厕所的角落里找了一个小玻璃瓶,装了一点黑大便就直奔医院。医院经过化验大便果真又是胃出血。第一次胃出血大便化验是4+,而第二次胃出血大便化验是2+,此次胃出血大便化验又是2+,因此成钢认为自己不太严重不用住院治疗应该问题不大。成钢心想吃几天药应该就没事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