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单老七(1/2)
苏羽想了想,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等一下这司机万一遇上一个去远地方的乘客,没准儿就不回来了。
到时候自己又打不到车,难不成还得在这荒郊野岭的不毛之地过一夜不可啊?
“大哥,你看这样成不成,我给你五十块钱,你呢可以在前面去拉客,但是你一定要保证一个小时之后得回来,你看成不成?”
说着苏羽从包里面拿出了五十块钱递给了那个司机。
司机舔了舔嘴唇,转念一想,自己出去一个小时那肯定挣不了这么多钱啊。
于是毫不犹豫的接过钱对苏羽说道:“嘿嘿,这好说,我还去拉什么客啊,我就在这儿打个盹儿等你,记得啊,一个小时后你要回来,要不然我可不等啊。”
苏羽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快步朝着那个筒子楼的方向走了出去。
正如出租车司机所说,这里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应该还算是一个比较繁荣昌盛的地方。
不过逐渐的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南偏,这个地方也就慢慢的被遗弃了。
只有一条石子儿路与外面相连,道路两旁不时还会有一座座斑驳破烂的民房,应该是已经拆迁还没有来得及拆除的一些建筑。
废弃的水塘里面,蛙鸣唱起了摇篮曲,装扮着这个寂寞的夜。
走出去大概有接近五六分钟的时间,苏羽就看见一栋破破烂烂的五层筒子楼。
这“筒子楼“又称为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这种建筑鼎盛时期住着很多南来北往的人,站在外面还能够依稀看见许多生活过的痕迹,诸如已经锈蚀的水龙头,还有一些门上贴着的已经发白快要脱落的“福”字。
这种建筑大多数都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租住,由于拆迁的关系,导致他们距离上班的地点太远,所以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能够看出,这个单家以前绝对是一个名噪一时的大家族,要不然绝对不可能在几十年前能够修建这么一栋可以容纳上百户人居住的筒子楼。
苏羽推开了一堵写着“拆”字高墙旁边的一道铁门,随后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大大的院子,杂草丛生,还有几根生锈的铁丝深深的镶嵌进了巨大的木桩子里面,应该是之前的人用来晾晒衣服用的。
落魄的场景让人看了心里都觉得有些荒凉。
就在此时楼里面传来了京腔的曲调,断断续续的在空旷的筒子楼里面不断的回荡,显得异常的诡异。
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这个筒子楼里面的唯一住户单老七又在享受他悠闲惬意的生活呢。
寻着声音的方向,苏羽走了过去,在二楼楼梯左手边的第二个房间里面又烛火闪动,一个三十来岁左右的男子,头发松散,皮包骨头,坐在一张破烂的竹席之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