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劝进(2/2)
文武百官齐聚应天门外,上表劝进,梁王翻着小太监送来的劝进表,终于满意的笑了,这三推三让乃是称帝所必须的过程,如今放眼天下,除了他梁王以外,谁敢履大位?梁王合起高元的奏折道:“你去传话给百官公卿们,孤德薄才疏,本不敢承此大任,然新帝尚幼冲,国有内忧外患,倾覆之危,非长君无以治天下,故孤勉为其难,且暂摄君位,待太子遗孤长成,再行禅让。”
谁都知道所谓禅让不过是说辞而已,太子太孙之死,虽然报的是马贼所杀,但实际天下何人不知储君之死与梁王脱不开干系?太子遗孤能否长成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更别说所谓禅让帝位,只是如今储君已无,唯一可以继承皇位的只剩下这位梁王,无论心里是否支持,也只能违心的支持。内阁几位阁老很快写好了继位诏书,上呈梁王,梁王略看了看,也很是满意,用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用监国之宝,轻轻的抚摸了几下那印章,梁王感叹道:“没想到,对这监国之宝还有了感情。”
之后就是忙着准备新皇登基的仪式了,虽然准备仓促,却也不能马虎,到得十二月六日,正是钦天监选好的良辰吉日,一大早,梁王身着监国服饰祭拜天地,又在太庙祭祀历代先皇,随后就回到宫中,换上皇帝袍服,来到乾元殿接受群臣恭贺,梁王郭胜正式成为大周第十一位帝王,坐在皇位上的新帝俯视着群臣,他第一次有了坐拥天下的满足。
虽然之前他就是大周实际的皇帝,然而,作为监国的郭胜只能立在小皇帝身侧,接受朝臣跪拜,而今日,他坐在御座上,群臣山呼万岁,无论是出自真心还是虚情,朝中的文武百官在经历了天平末的动荡不安的争嫡之战后,也由衷的希望一个年富力强的皇帝继承大宝,如今岌岌可危的大周,已经实在经不起动荡了。
接下来就是读新帝登基诏书了,这诏书一向是由内阁首辅来读的,不过如今内阁首辅杨辉不过是前朝小小的礼部侍郎,年龄不过四十而已,若不是看在他出身弘农杨氏,新帝拉拢世家的需要,杨辉甚至都不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登基诏书,绝对不会由杨辉来念,此时,念诏书的那人无疑就确立了在新帝心中的地位,几乎同时,不论文武都看向了全山。
全山可以说是新帝夺位最大的功臣,作为前朝的蓝田侯,西京留守,权位也是位高权重,只是此刻的全山脸色铁青,全无半点高兴,所有文武皆是怔了一怔,武将的脸色也迅速沉了下去,而文官却渐渐眉飞色舞起来。
果然,文官之首的几位阁臣中,高元从众人间走了出来,无悲无喜的脸色中,古井不波,所有人心中都是了然,高元无论是地位还是功劳,在一众文武中可以说完全不亚于全山,而在前朝的地位,甚至还是远远高于全山的,由他来主持登基大典,其实是真正的实至名归,而让文官们更加高兴的是,新帝的这一举动,可见新帝虽由武力夺取天下,却是还是首重文教的,毕竟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之?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