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三个一点(2/2)
老钱不假思索地说:“不用了。开完党小组会,我再单独和他谈。”
其余两名党员很快便召集到了校长办公室。那是一个只有六平米的单间,摆放了老师批改作业的办公桌和一张椅子,靠墙还放了几把椅子。老钱坐在本是校长坐的椅子,其他人有把靠墙的椅子搬到桌前来,也有就直接坐在贴墙处。
常务副镇长在老钱的授权下,先开了头,说今天,我们召开学校党小组会议,重点了解学校山体滑坡的原因,为什么防护堤没有筑起来?问题出在哪里?责任在哪里?我希望大家能说实话,反映自己所知道的情况。”
说完这番话,他便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记者,其他的的目光也聚焦在那记者身上,只见他正摊开笔记本做记录,就咳了一声,校长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老钱已经走了过来,问:“你怎么还在这里?你是不是应该回避一下?”
记者很理所当然地说:“我是记者,有采访事件真相的权利!”
老钱说:“你没有听到刚才在说什么吗?我们正是召开党员会议,所以,我正式通知你,请离开会场!”
记者义正严词地说:“我也正式告诉你,我也是中共党员。”
老钱点点头,说:“我并不怀疑,你是党员,但是,在不能证明你是党前,在你的组织关系没有转到这个党小组前,你必须回避。”
记者气得脸色都变了,他哪想到老钱用此一招,名正言顺地把他赶出了会场。
学校的选址是由捐资的华侨乡亲定的,市教育部门和镇政府也不得不尊重他的意见。校长说,为什么选在这里呢?主要是方便村里的子弟就近上学。其他两位党员都说,校长说的是实话。有一位与华侨乡亲同村的党员说,当村民得知华侨乡亲要捐资学校,甚至希望学校就建在村里。他们认为,这所学校应该是他们本村的学校,只招收他们村里的子弟。
老钱知道,在农村,那些辈份高的父老说话的分量,不管村里人在外面多风光,回到村里,辈份不高,都要听父老的。村里的许多事,政府不引导,或者引导不利,就会按那些老顽固的意思办。很显然,在学校选址方面,教育部门、镇政府的引导工作没有做到家。
另一位党员还说,建校的施工队,也是华侨乡亲指定的,建校时也考虑要建一个防护堤,但建校期间,钢筋水泥涨了价,所以,校舍建起来,防护堤的资金就不够了。校长曾经通过父老向华侨乡亲提出再增加捐资金额,但那边迟迟没有回复。
校长说:“教育部门和镇政府都曾过问这事,镇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曾经提出,如果,华侨乡亲不答应增资,应该另做打算。当时,他还提出了“三个一点”的解决办法。”
老钱问:“什么三个一点?”
校长说:“三个一点,就是镇财政出一点,争取市教育局支持一点,由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一点。目前,我们学校自己想办法的一点最先到位,镇财政的一点和市教育局的一点,到今天还没有到位。鉴于这个原因,防护堤才只建了三分之一。
老钱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有好的办法还不行,还要有好的落实。不落实,办法不能兑现,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