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我们的特点是什么(2/2)
伍国栋摇摇头,说:“不仅仅是耳目一新,还要具有震撼性,让人家一听,就觉得,不给南山市不行!”
两位局长说:“太难了!”
伍国栋说:“我们不能光把工夫化在疏通关系上,还要拿出自己的东西,至少,让那些没有与我们打过交道的人,也觉得应该把其中一个指标给我们。”
黄健壮说:“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伍国栋说:“我有一种预感,总认为,我们能找到这个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应该不是我们可以找得到的。”
他说,你们看看自己,当然也包括我,当领导都当习惯了,根本干这种具体事,我们应该交给笔杆子去干。闭门造车是他们的强项!
他还想说什么,陈晓冬推门进来,就见他手里提着一个行李袋。伍国栋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陈晓冬笑了笑,把行李袋放在桌子上,变戏法似的,摸出一个装茶叶的铁罐,又摸出一个电热壶,再拿出一套茶杯,最后,摸出一个泡工夫茶的长方形托盘。
伍国栋笑了起来,说:“你这陈晓冬,把这套东西都带来了!”
陈晓冬说:“跟伍书记出差,这是必备的。”
两位局长连连说:“还是陈局长心细。”
他们不得不佩服陈晓冬,把伍国栋都摸透了,难怪伍国栋把他从大市带到临水市,又带回南山市,而且,还时不时把他带在身边。
陈晓冬忙着烧水泡茶,伍国栋又继续刚才的话题,对黄健壮说,你马上通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各抽两个笔杆子,而且,是最好的,明天一早,赶来省城。还有,宣传部也抽两个人过来,他们搞这种宣传鼓动更在行。我们就在这家酒店,想出申报的理由,重新整理申报材料。
他对两位局长说,你们也各抽一个最熟悉本局情况的人来省城。可以这么说,这个人是你们农业局、粮食局的活字典,向笔杆子们提供需要的数据和情况。
最后,他说:“我们只有明天一天的时间,如果,再回南山市,来来回回,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黄健壮调来了一台打印机,材料整理好了,总要打印吧?而且,一个材料修改十次八次,也不为多,也就是说,打印十次八次很正常,所以,只有手提电脑,还不行。他还吩咐市政府办把市政府的信笺带过来,正式定稿后,必须用市政府的信笺打印出来,才能呈送省厅。他还吩咐市委办,去机要局,把市政府的公章带过来,重新整理的申报表格、材料,必须盖市政府的公章。
一阵电话通知之后,伍国栋说:“今天就休息了,要喝茶的,留下来喝茶,回去睡觉的,回去睡觉。明天,我们再冲锋陷阵!”
然而,谁也没有动,都留了下来。喝茶间,伍国栋询问各地区的申报材料都有什么特点。黄健壮便谈了他的看法,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历史的优势,阐述他们是历朝历代的传统产粮区,有着浓厚的农业基础。一类是以地理气候的优势,阐述他们的风调雨顺,有着农业发展的优越基础。还有一类却是以边远贫穷做为优势,希望省政府给予支持,以万亩示范点为契机,失去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健壮说:“一句话,各地都挖掘了自己的特点,想象出独特的申报理由。”
陈晓冬笑着说:“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了,竟然拿边远贫困当申报理由,博取同情分。”
黄健壮说:“本来,这就是一项扶持边远贫穷地区的项目,自己又的确穷得叮当响,有什么不敢说的。”
伍国栋问:“我们的特点是什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