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移民是当地的风俗(2/2)
王凤霞告诉王育仁,有一定素质的人,到了国外,他们一定能融入美国社会,像这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遇上的。但是,那些回来相亲的华侨,大多数未必能融入美国的社会,所以,我从来就没考虑要嫁给那些堵在电视台门口的华侨。
王育仁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王凤霞就笑了笑,说:“做每一件事需要勇气!”
在南山市,崇洋媚外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都认为,移居国外,能过上好日子。不管做牛做马,生活也比在家里好。因此,便有许多人刻意移居国外,许多父母更希望女儿嫁给华侨,当然,也希望儿子嫁出去的。
渐渐地,那些牵红线的媒人,三姑六婆,只要听到有哪个华侨回来相亲,便闻风而动,带着女孩子上那华侨家的门。那华侨就很有一种优越感,选美似的,挑三捡四,非要找漂亮的,至于那些漂亮的女孩是否心甘情愿?这里就不叙述了。总之,被华侨相中的女孩,倒没几个能逃得过这种世俗的束缚。
因此,在南山市,有这么一种说法,凡是漂亮的女子都嫁到国外了。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兄弟姐妹随配偶移居国外的。本来,年纪就不小了,想想自己这把年纪,到了国外还能干什么呢?干不了什么?出去又有什么用的?但是,此时却由不得你了。因为你不移民,家里那一大帮人的移民梦就断了,所以,你不想走也要走,你不能太自私,你还要圆那一大帮人的移民梦。
在洛杉矶,伍国栋他们就遇到这么样一个人。他姓冯,原来是南山市的副市长。那年,接到移民通知,犹豫了很久,走还不走呢?对他个人来说,当然不想走,在南山市,住公房开公车,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旅游,就可以去哪旅游,日子过得风光无限,但是,家里人吵着非要他走。
老婆说,不能只为自己,你一个人风光,其他人却要呆在家里过苦日子。
孩子们说,你还能风光几年,一旦你退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你现在都给不我们太多好处,以后,我们更没指望了。如果,你把我们带出去,我们做牛做马,生活过得可能不比这里好,但是,我们的孩子,你的孙子,他们是第二代,完全可以融入美国的生活。
丈母娘、大舅小姨子等娘家人也过来吵,说你当副市长再努力,也解决不了这一大家子的事,但你一个人牺牲了,这一大家子都活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比我们还懂!
老冯是个好官,老实人,不懂得利用手里的权为家里人谋私利,所以想想,只能走这条路了。丈母娘那边不说,自己的孩子却怎么也比呆在南山市好的,孙字辈更是百好而无一害。于是,便撤职不当副市长,移民了。
老冯到了新环境,什么都得重新开始,这种重新开始,比在国内的重新开始要艰难得多得多。在国内,毕竟还能说能听能看,到了国外,这把年纪了,想学也学不来,就只能干些体力活。但又不是什么体力活都干得来,就干一些貌似老太太干的活,在服装厂里剪线头。衣服缝制好了,就用剪刀剪掉那些露在外面的线头。官场的梦是不敢想了,只想着哪一天,孩子孙子们能在新环境出人头地。其实,出人头地的概念也很模糊,只希望孩子孙子们能离开唐人街,融入真正属于美国人的生活。
伍国栋跟老冯也算有点交情,就要王育仁想办法约他出来见个面,这么大老远的都来了,不见个面总说不过去。王育仁似乎不太愿意,但毕竟是伍国栋的指示,再不愿意也要执行,就想了许多办法,通过社团的侨领,找到了老冯的电话。
电话打过去,老冯听出了伍国栋的声音,显得很激动,说话的语气,让伍国栋感觉到,他已老泪纵横,但一提到要见他,就犹豫了,支支吾吾大半天,最后说,不知老板准不准我假。等一会,我再打电话给你吧!
伍国栋放下电话,王育仁就说,他肯定不会来。凡是南山市的人要见他,他都不会见。可能觉得没有颜面见大家吧!以前,呼风唤雨的,一下子变成打工的,虽然挣的工钱折合人民币是高了不少,除此之外,便没一样能和以前比了。他说,听说,他完全变了样,头秃了,肚腩没有了,腰也弯了,这也是他不想见南山市人的原因吧?
话还没说完,电话就响了。这次,不是老冯打来的,而是他老婆,语气很凶地说,你们总找他干什么?你们让他安静不行吗?让他忘记过去不行吗?他不会见你们的,决不会去见你们的!
伍国栋拿着电话,久久地呆在那里,为老冯感到凄惨和悲催,想这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