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树立典型(2/2)
老严说:“你客气了,客气了!”
伍国栋说:“我现在就去你办公室吧!”
老严说:“我正忙着,准备出去开会,改天再约个时间。”
更Y‘新!最快7v上g?`
伍国栋便无言了。心里想,不知老严是真的去开会,还是找借口推辞。如果是推辞,这树典型的工作,麻烦事就多了。
突然,他想,这是不是也是精心策划的?明知道他伍国栋不熟悉这一套,却硬要他负责,要他抢老严的头功,让老严给他难堪,最后导致他的失败。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你伍国栋连这点小事都干不来,还能干大事吗?
但愿伍国栋多虑了。
后来,他认为有两个人可以帮他。这两个人都是小丰村事件的受害者,一个是还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刘春光。每一次,伍国栋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总会首先想到他。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另一个就是电视台副台长王凤霞。
他先打电话给刘春光。
刘春光是市政府办写经验材料写事迹报告的高手,虽然,他还不能出来做事,但是,熟悉那门门道道。伍国栋希望他给自己出点主意。他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刘春光就在电话里说:“这事交给我来办,我保证交给你一份满意的事迹报告。”
伍国栋说:“你还是安心养伤吧!你只要告诉我,这任务交给你的话,你会怎么完成。”
刘春光说:“这任务,我觉得,只有我来办是最合适,换了别人,未必做得好。”
他说,写这种事迹报告,和经验材料不同,如果交给写惯了机关文章的人负责,一定写不出生动的句子,更不会挖掘出感人的细节。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写机关文章的那一套。
他说,比如,市委办被公认的全市第一笔,让他负责,他只能交给你一份类似于经验材料的东西。因为多年来,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固定格式,想要叫他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他说,这样的文章,太枯燥乏味,只有办公文的人才看,只有领导才看。如果领导那天心情不好,看也不会看。
刘春光说:“这篇文章一定要写得既然有政治性,又有可读性。因为,它是登报的,不仅要给领导和党员干部看,也要给广大群众看,既要让党员干部被教育,也要让广大群众教育,进一步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
他说,如果让那些记者、文艺工作者来写这篇文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虽然能够挖掘出感人的细节,但是,那些细节能否为主题服务,能否衬托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呢?
他说,我不是否定他们的写作水平,我是担心他们政治不够敏感,不放心他们的政治嗅觉。比如,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一些政治观念的变化,政治术语的演变,他们把握得就没有我到位。
伍国栋说:“我听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他说,我很感谢你对我的支持,也感谢你的主动请缨。这样吧,我暂时还不答应你办这事,不过,你要有思想准备,如果确实找不到更好的人选,我再考虑让你负责这个材料。
打完这个电话,伍国栋心里稳定了许多,至少,他知道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了。至少,他如果遇到某种刁难,已经有刘春光这张王牌了。
这时候,伍国栋再一次感觉到刘春光对自己忠心耿耿,再一次感觉到给予刘春光的太少,索取刘春光的太多。然而,不知为什么,他还是这么问自己,如果,当时,把刘春光抬到某一个位置,比如,让他当办证大楼主任,放他去东南镇当镇长,他还会这么忠心耿耿吗?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放他走,他才这么献身为自己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