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镇委书记梁炳山(2/2)
他说,在与我共事的许许多多人中,他是一个我最愿意提拔的年青干部,也是提拔的职务最高的青年干部。当然,这与他自身的起点高有关系,也和我当了镇委书记有一定的决定权有关系。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擦鞋仔”,说他从市委机关下来,别的不精通,擦鞋讨好领导很有一套,就是现在,很多人还提起这事,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那个领导都喜欢讨自己欢心的下属。
他说,即使,现在有许多人看不惯他的所做所为,替我抱不平,骂他反骨,吃完面反碗底。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他并不是完全错,他搞工业园区,搞招商引资,并不是他自作主张,异想天开,他是在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现在,市里召开重大会议,那一次不提招商引资,不提大搞工业园区?每年审核镇委书记、镇长的重要指标就是招了多少商,引了多少资。
他说,他当了镇长后,跟我接触越来越少,他的很多想法,我不知道。他的很多作法,事先没跟我沟通。党政一把手时不时发生那种想法不一致,作法不一样的言论。这些我还可以容忍,最不能容忍他的是,他竟跟我对着干,竟拿他的工业园区和我的三大基地较劲,从人力的投放上较劲,从资金的投放上较劲。我不知道你们的看法怎么样?但我认为,三大基地已经是一个成型的项目,而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的收益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就要倾尽能力保留它,发展它。至于搞工业园区,搞招商引资,应该放在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
伍国栋问:“这些话,这些想法,你和王永明沟通过吗?”
这不是谈话大纲里的内容,是伍国栋根据梁炳山的谈话,暂时想出来的问题。
梁炳山老老实实说:“没有。这一点,我疏忽了。我以为,他是我提上来的,就是不理解我,也会让着我,所以疏忽了沟通,等大家闹矛盾了,面子上就抹不开了。那次在党委会上,一焦急,我也骂了他反骨。为这事,我自己也内疚了好多天。”
伍国栋问:“除了面对面沟通,你就没想通过其他方法吗?”
梁炳山说:“我曾跟邓有财说过一些想法,也希望他能帮我向王永明解释解释。他也去解释过,但效果不大。”
伍国栋说:“邓有财这个角色很重要。他就是你和王永明之间的桥梁。你们关系还不错的话,倒没什么,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这桥梁的作用就大了。”
梁炳山说:“邓有财是个好干部,年龄比我大几岁,又是本地人,在东南镇的干部群众中很有威信,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很多群众工作,如果我们去处理,要费大力气,但是,他一出面,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比如,工业园区的征地问题,如果,不是他出面,王永明很难拿得下来。”
刘春光问:“你一直没反对搞工业园区?”
梁炳山说:“我为什么反对搞工业园区?搞这个项目,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是党委会决定的。”
刘春光问:“你认为,王永明在搞工业园区这个项目中,有那些事做对了,有那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梁炳山说:“从大的来说,我就说大的方面,小的,那些琐碎事就不提了。”
他说,好的方面,就是他把那开发商引回来了。按工业园区管工地的人说,是骗回来的,一点没错。我认为这“骗”并不是贬意词。当时,那里只是一片荒地,手头上也没钱,不骗怎么行?骗得回来就是本事。市纪委下来调查的时候,有人说,王永明与那老板是朋友关系,说王永明没有搞招标。我的观点很明确,他们如果不是朋友,怎么骗得来?现在的生意人一个比一个精明,单靠骗是骗不来的,还有朋友交情,哥们义气。我们搞什么招标?手头一分钱都没有,怎么招标?谁来招标?人家“轰隆隆”开着机器设备来搞三通一平,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请人家吃饭还请不及呢。有的人看到现在有点模样了,像块肥肉了,就眼红了。其实,我们还欠了人家好几十万呢,答应一有企业购买土地,就马上支付。
他说,坏的方面,我想就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谈过,就是资金问题。我收回他的财政审批权,也是无奈之举,我知道,他那边很困难,农民吵着要土地补偿,那老板吵着要购买柴油钱,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他不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挪用了。他根本没把我放眼里,不说我对他的旧情,可我还是镇委书记呢?
伍国栋说:“可以肯定,这一点,他一百个不对。”
在与所有人的谈话中,包括支持和反对王永明的人,都一致认为这是王永明最失策的地方。
最*新:章k节F}上》b
刘春光问:“据说,你们在党委会上发生过很过激的争吵。”
梁炳山笑了,说:“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人事调动的问题,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调动。但是大家心里都憋着气,吵起来就有点控制不住了,就有些话外话了。”
他自嘲地说:“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人,是尽量避免争吵的,即使真因某件事争吵起来,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又希望通过这个争吵能让对方明白一些东西。”
伍国栋说:“精辟。你这句话很精辟!”
他们还问到许多问题,梁炳山也谈了许多情况,但是,与上面有所重复的,便不一一表述。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