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豪格策划夺权(2/2)
且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若是与豪格交好,会不会打消皇太极对他的疑虑呢?估计很难。
现在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但是如此大的战损岂能轻易抹除?
多尔衮已是自身难保,若是将一切罪过皆推给多尔衮,岂不是落井下石?他又于心不忍。
杜度难以抉择!
为了诱惑众人早下北撤的决心,也算是给各部施加压力,豪格令镶黄旗分别战领、劫掠运河之畔的兴济县和青县,这两县靠近京杭大运河,皆非常富庶;又令一千正蓝旗士兵带领两千仆从劫掠盐山县、庆云县和山东乐陵县。
沧州有当时北方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所以沧州当时属于北方的富城之一,豪格在战领沧州时已发了大财,现在再劫掠几县,收获自然不菲,其他各部自然眼红。
阿巴泰尚未立大功,且蒙古诸藩王收获寥寥,怨气最大,于是阿巴泰令蒙古诸藩王劫掠阜城县和交河两县;这两县不算太富裕,且靠近武强县,有一定的危险,如此,获胜了将有他阿巴泰的一份功劳,失败了则是削弱蒙古藩王的力量,也是皇太极希望看到的结果,无论如何,他都是获利者。
豪格和阿巴泰之所以如此大胆的派兵劫掠四方,是因为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低下,畏惧而不敢战;敢战的卢象升部已被全歼,现在敢战的山东兵却被围困在吴桥县城,算是多尔衮和杜度为他们创造了劫掠的机会。
豪格对阿巴泰的命令没有反对,却借机督促镶蓝旗和正黄旗尽快派兵前往东光县城,保护那里的财富;东光县城的财富有一小半是镶蓝旗和正黄旗的。
然而,正黄旗和镶蓝旗没有多尔衮的命令却不敢私自调动兵马。
镶蓝旗驻扎于景州城,目的是监视武强县的明军,保护大军侧后左翼的安全,位置非常重要,绝不能擅离。
而正黄旗则驻扎于吴桥县城之外,毕竟吴桥县城之战尚未结束,他们岂能提前撤离而做了逃兵?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否则多尔衮正好将战败的责任推给他们正黄旗。
若是镶蓝旗和正黄旗不支援东光县城,则东光县城的防守极为空虚,若是被明军所趁,则他们前功尽弃,特别是正黄旗,则是人财两失。
然而,就在他们还没做出反应之时,吴桥县城内的明军却突然夜袭,令蒙古四旗、镶红旗、正黄旗等官兵产生了莫大的恐惧心理,众人对多尔衮的意见更大了,甚至连带着对杜度的怨恨也更大了,皆希望尽快撤离。
仔细权衡一番,杜度只好顺水推舟,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命令撤去对吴桥县城的包围;但是他既不愿意彻底背叛多尔衮,又不想得罪豪格,所以下令军队撤往桑园镇驻扎,有城镇的防护,安全性大增。
然而,杜度的行为,既不能令镶红旗、蒙古四旗和正黄旗满意,又让多尔衮和豪格都对他产生了怨恨。
多尔衮恨其不仅没有攻克吴桥县城,还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私自放弃了对吴桥县城的包围,令他前功尽弃了,此后他将与利器无缘了,彻底将他多尔衮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豪格恨其优柔寡断,既不能爽快的撤军,又放弃了包围吴桥县城,被包围的明军岂不被放出为祸?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