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昨非(2/2)
原来浪小,后来的浪花一个比一个大,拾鱼的人散去了。
“为何早冒了险也要捉鱼吃?”
“姑娘不知,此时的鱼最鲜美,百姓家粮食不足,青黄不接的,只好如此。有钱人想吃,只好拿钱去买,穷人家拿这鱼换了钱,也好过生活。”
三人往前走,丫头拦住了:“娘子不可前行,危险。”
浪花卷来,白色的浪头上似乎有一个黑点,像人的头。李彩指着问:“那是什么?”
“怕是一个人吧?”二丫看看,“真是的,看样子像是个孩子,被卷了,怕是难以活命了。”
大丫:“这能怪谁,为了口中美食连性命都不要了。”
李彩大急:“咱们得救他呀。”
“为何要救,自己不爱惜自己,倒叫咱们去。犯不着。”
“我去。”李彩平静的说。
果真是个男孩儿,这浪花又把男孩儿冲到了岸上,趴在泥沙上。
“姑娘过去怕也难救活她,还是不出手的好。”
二丫倒赞成:“好吧,姑娘在这儿拉着绳子,姑娘比我大,待会儿把我们拉上来。”“奴婢会水,姑娘放心吧。”二丫把绳子系在腰上,绳子一头递给李彩:“姑娘,奴婢把性命交到姑娘的手上了。”
浪花一个接着一个,二丫到了河滩上,几乎被浪花打倒,浪花卷着腥臊的气味儿,不见小男孩儿,在李彩看来,这人在水中犹如沧海一粟。浪过后,四下寻时,终于见了男孩儿黑黑的头发,湿湿的,二丫往深水里走,终于抱住那孩子,李彩二人忙拉绳子,唯恐再被浪花卷走。无奈两人力气太小,“小妍,在等着,我下去看看。”
“阿弥陀佛,姑娘心善,只是这样不行的,贫僧来吧。”却是一个沙弥,跟李彩向量不相上下。“阿弥陀佛,师父加把力,应当能把她们救回岸上来。”
三人合力,终于把人拉出了深水区。
沙弥已不省人事,手里还紧紧抓着两条鱼。沙弥见状合掌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从男孩腹腔控出许多水来,男孩儿咳了两声,迷糊着问:“我这是到了哪儿,没下地狱?你们是仙女吗?”
“我们不是仙女,你去鬼门关走了一圈,阎王嫌你身上腥又放了回来。”大丫没好气的说。
“这么说,是你们救了我?”
“是我们姑娘非要救你,我妹妹差点儿丢了性命了。”
男孩儿清醒了些:“多谢救命之恩。”挣扎着要起来,一个孩子刚历经生死,哪还有力气?、
李彩安抚他:“先躺会儿吧,过会送你回去。”
大丫问:“这鱼?”
“放生吧。”李彩拿了绢子给男孩拭去脸上的水草、泥沙。挺漂亮的一个孩子。
男孩睁开眼道:“莫要,莫要放生。鱼我要拿回去,祖父吃。”
“这鱼有什么好,竟让你不顾性命?为了吃口鱼,小命不要了吗?你祖父若知道,也不会吃的,孙儿的命还不如他口中的美味,竟以性命相搏?”大丫没好气的抢白。
“呐,你看,已经死了。”大丫还是那副语气,拿了鱼约他二人看,那鱼被水草扎着,已没了呼吸。
“姐姐不知,这鱼非我吃的。是给我祖父的,祖父想了一年,一年也就吃这么一回了。”
僧人见了摇头,惋惜道:“阿弥托佛。能上山,莫下海,为了口中食,便不顾性命了。”
“师父不知道,我家祖父病生,今年若吃不着,兴许明年就吃不上了呢。”
“好吧,你把鱼带回去吧。”
僧人边说边抱着男孩儿上了马。
李彩道:“师父这是要送他回去?”
“是啊,天色不早,家里会担心的。”
“只怕马上厮得厉害,我们的马车就在大树后头,让他坐车上吧。”
僧人听了,抱男孩儿上了车,问:“你叫啥名儿,家在何处?”
男孩道:“我叫小彩,”
二丫一听,笑了:“你一个男孩儿,怎么跟我家姑娘一样儿的名”
男孩儿没理她,接着说:“家在塔里的塔中。”
这叫什么地方,塔里的塔中?
“这地儿贫僧倒是知道,不介意我们送你吧?”
男孩儿道:“僧人哥哥,我还有宝贝没带呢。”
“什么东西?”
往东边走。走了一里多地,男孩指着一蒌子,里面都是土:“这便是我的宝贝了,要带回家去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