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顺风耳和千里眼(1/2)
第二百一十五章顺风耳和千里眼
作为通信兵,一直有顺风耳和千里眼的美誉,这是保障信息通联的关键所在。
晓雪接到连队的命令,必须在一天之内,从基站架设一条电话线,保障基站与驻地的通信联络。
从山下的通信基站到驻地,大约有15公里的距离,地形非常复杂,沟壑纵横,植被茂密。
在这么高海拔地区架设电话线,又是这么复杂的环境,这是第一次面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接受任务后,晓雪组织班长骨干开会,研究架设电话线的位置,相互讨论。
廖丽打开地图,仔细的分析地形,提出建议说:“电话线路最好是沿着公路架设,方便操作,方便维修。”
“但这有个问题,沿着公路架设的话,至少有30公里,电话线长度远远不够,而且浪费的人力比较大,一天之内很难完成。”方虹反驳说。
晓雪广泛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照地图,定下了架设电话线的决心:“决定从基站到半山腰,采取穿林架设,因为这里的起伏并不大,地势相对平坦;过了半山腰,采取沿公路架设,因为地行险要,穿林作业难度大,只能沿公路架设。”
晓雪定下决心后,大家听了,都同意,就开始分工了。
方虹带主要力量进行穿林架设,廖丽带一部分力量进行沿公路架设,两头同时开始,晓雪在穿林架设那边现场指挥。
分了工,就开始干,务必在17:00前完成任务,再晚的话天空肯定会下雪,这就是高原气候。
晓雪跟方虹带着队伍,从基站往山腰上架线,因为要穿林,必须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才能通过茂密的林区。
那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无人区,灌木丛茂密,要穿越,是很难的事情。
晓雪喊了几个比较精干的战士,成立尖刀组,进行穿林作业,以砍刀开路,在深山中开辟一条0.5米的通道,能够架线过去就行,单靠人工作业,难度还是有点大。
方虹想起扑火救灾时用的油锯,是用来开辟隔离带的,这用来穿林作业很好用,就从连队把油锯拿来进行作业,提高了开辟通道的速度。
前面有人在开辟通道,后面有人架设电话线,相互协作分工,进展顺利。
穿过一座山林,遇到一条小河,大约有5米宽,地势比较险要,如果要过去的话,只能下水,架桥的话比较困难。
这时,晓雪有点为难了,这么一条小河,要是在平原地区,直接游过去就可以了。
但这是高原,晓雪用手试了一下水温,那是高山上留下的雪水,很冷,如果跳进去的话,就会冻得发抖。
“排长,怎么办,遇到河流了,不行我下水试一试。”方虹说。
“不能下去,这水温度接近零度,如果下去的话,容易感冒,在高原地区感冒容易得肺水肿。”晓雪提醒方虹。
晓雪看了旁边的灌木,发现有竹林,晓雪思考了一下,决定现场做一个竹筏,帮助大家过河和架线。
“大家向我靠拢,现在有个紧急任务,就是迅速砍下五根山竹,做成竹筏,帮助我们渡河。”晓雪命令大家。
速度很快,砍了五根竹子,方虹用电话线把竹子绑在一起,一个简易的竹筏就做成了,大家把竹筏抬下水,用棍子撑着,每次渡河4个人,经过3个来回,人已经全部过河,而且把电话线高架在河上。
到了对岸,山林变得稀少了,最主要的是穿越峡谷,这是一个大峡谷,路比较陡峭,大家用绳子把自己连在一起,因为万一有人不小心,旁边的人可以拉住她,不然的话很容易坠入峡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