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这是我很久没见的娘子(1/2)
戚兰漪和白柠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后,白柠姑奶奶就背诵起了一首前朝传下来的诗,名字叫做《行行重行行》。
戚兰漪一听这名就觉得自己没有以前绝对没有听过,不过当她听到白柠背诵的最后两句时,她突然意识到,这首诗她以前听过,只不过当时她只知道最后两句算是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并不知道前面的诗句。
当然,仔细听这首诗,意境还是很贴切现在的戚兰漪的,所以她决定就用这首诗给符云昶回信了——可怜的秦大王爷,收到信肯定很喜欢很温馨,可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感动他不已的诗句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才得到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终于将这首诗写完,虽然戚兰漪依然觉得自己的字迹算不上漂亮,但是这封回信里可是蕴含着满满的思念呢,足以弥补字写的不好的缺憾了。
行走在路上的日子就这么晃晃悠悠的过去了,期间戚兰漪还拆开了标号为一的那封信,当然了,看标号也知道那封信是符云昶写的第一封,估计那时候秦大王爷还没有对思念和离别有那么深的体会,也有可能是他对戚兰漪在北宣的处境更为担忧。
所以在这封信中他用了大段篇幅来告诫戚兰漪在北宣行事要如何如何小心谨慎;一定要在保重自己的前提下处理北宣的事情搅合北宣的浑水;对付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心慈手软,因为人心隔肚皮,你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心底良善的;当然,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心狠手辣也没有关系,袁枫是个很靠得住的帮手,有事情会替她考虑周全处理妥当的。
综上,基本上就是秦大王爷第一封信的内容了,戚兰漪瘪瘪嘴,有些不一样的感动。她之前其实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但是她不敢告诉符云昶,怕的就是他会担心,可是符云昶还是看出了出来,并且知道有些话当面不好说专门写了信给她。
当然,符云昶那边是真刀实枪的打仗,他又是刚刚解毒恢复身体,肯定是被军营里的事情给忙的不可开交,可是他依然想着给她写信安抚她、教导她,虽然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利信件不能第一时间到达她的手里,但是她依然能够体会他满满的爱意与担忧。
其实,戚兰漪的心里又何尝不是满满的爱意与担忧呢?她不由深深叹息,多希望这里是现代社会啊,这样她就能够和符云昶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微信,聊个视频,天涯若比邻了!
戚兰漪都穿越到这边这么多时日了,对现代社会的种种依赖已经是几乎消失了,可是就在这一刻,她真的是无比怀念自己的手机电脑和wifi,若是此刻这些东西存在的话,她是不是就能看到符云昶那张刚毅的脸了,她好想看看他,想知道他有没有黑了、瘦了,身体有没有调养的好一点,有没有受伤……
戚兰漪抱着符云昶的书信,倚靠在马车里,思念无止境的蔓延,她的脑海中翻来覆去想着那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白柠背出来的那首诗中的千古名句,当时戚兰漪下笔的时候,写的这句时心就在不停地颤抖,是啊,她是多么的想念,怀念,思念……
*
马车徐徐前进,从常山郡出发的第六日,他们终于到底了冀州城下。之前说过,戚兰漪在冀州的目标之一是冀州的知州马广亮,可是接近马广亮只是她的一个目标,在冀州,她估计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呢!
袁枫指挥着众人慢慢放慢了脚步,因为他远远的看着这个冀州城的城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似乎有当兵的在一一排查身份。他们到底是西符人假扮永安人,有些手续不一定能够齐全,再说他们这群人里大部分可都是暗卫,又都是从青卢堡出发的,哪里有时间去把各种手续都整理周全呢?
之前他们路过的城市,可都没有仔细的排查过啊,所以此刻,面对着冀州的严格排查,袁枫有些为难了。
戚兰漪和白柠坐在马车里,感觉到马车的速度降了下来,于是她俩就探出头来看看是什么情况,正好看到了袁枫皱起的眉头。
“怎么了?可是哪里不妥?”戚兰漪发问。
“主子,我看这个冀州城排查的挺严的,但是咱们的身份经不起排查啊!”袁枫稍稍犹豫了一下,对着戚兰漪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哼!”戚兰漪却是不以为意,她冷笑着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长长队伍,“这样的排查,难道不就是另类的要贿赂么?不用害怕!”
看来这个马广亮跟姚成安真的是一丘之貉啊,为了钱真是各种损招都想得出来,这又不是战时,哪里来的那么多事情,竟然还要对进入冀州的百姓进行排查,你们北宣可是刚刚经历了灾害,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多了,就没见哪一个城市管的这样严,不让百姓进城的!
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罢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