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住持是个大忽悠(1/2)
王广跃还真招到人了,一共五个。有了这五个人挖树坑,第三个山头上不久就会见到樱桃树和柿子树了。他觉得这两个树种选得好,樱桃上市是在春季,大批水果还没下来呢,可以卖个鲜。柿子不怕冻,到冬天都可以卖冻柿子。据北京来的专家说,这两个品种是最近几年的科技新成果,甜度高、耐储存,最适合奶奶山这样的环境。
他期待满山挂果的醉人景象。
当然不是今年,但两三年后一定可以的,他王广跃才六十多,他还有二十几年好活呢!褚时健种褚橙时都多大了,他比褚时健可是太有优势了!
他越来越有干劲。每天和工人一起提着工具翻山,到了晚上到食堂吃饭的时候,他都要多吃一个馒头,再喝上二两小酒。
工人对吃挺满意,觉得比寺庙里强多了。开始食堂主管郝春田以为他们是从寺里过来的,肯定忌讳吃晕,所以每次让人用大桶和保温箱子装了菜饭给他们送到王广跃屋里去,因为别的客人要在饭厅里用餐,人家吃大鱼大肉怕他们看见不舒服。可是有天有人发现了食堂的剩包子,他坚决要吃一个,这一吃不得了,大家都要吃,郝春田乐了,她的事情变得简单,每天多做饭就可以了。
王广跃是河南人,他看见河南人亲切。有时喝酒的时候,就把那河南人招呼过来,两人说说家乡的事情。那河南人四十多岁,肯定是对王广跃的过去有所耳闻,所以他对王广跃特别尊敬。
他们喝酒的时候安安也凑过去,听他们俩聊天。河南人对安安一点都不排斥,别说他就是个类似挂单的居士,就是真正出了家受了戒的僧人,有几个会反感长得好看的小姑娘呢?
何况这姑娘手脚勤快,本来人家是住在山上的客人,但他们种树的时候,这姑娘还替他们搬一下树苗。用这姑娘的话说:她和他一样,是修行的,只不过是在山下小埔村的学校里修行。这话说得他很舒服。
人喝多了话就多。当他觉得王广跃和安安都不是外人的时候,这河南人就把一肚子怨气和悔恨讲了。别的居士大概都知道他的情形,或者有类似的经历,只是在一边木然地听。
听了以后,安安就明白为什么那天的对话有点奇怪了。
原来,这大生寺的住持口才了得,说他是得道高僧肯定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赞同,因为大家对这人的初次印象真是太好了。但后来在这河南人眼里他就变成个大忽悠。特别是他抛家舍业投靠到大生寺以后,他觉得他哪是在修行,人家就是在用不花钱的民工。
王广跃不解地问:“你怎么能下得了决心把房子赠与大生寺呢?”
这河南人说:“家里都是笃信佛教的,从爷爷辈儿起就是这样了。我父亲的名字都是庙里和尚给起的,后来生了场大病也是和尚给治好的,这就是渊源。当年爷爷还发愿要侍奉佛祖,可是各种俗事让他下不了决心。我嘛,做生意挺失败的,被合伙人坑了。老婆经常发脾气,日子过得没什么意思,就一咬牙把婚离了。就想投到这大生寺图个清静,也算替祖辈还了愿了。可是,没想到却是这样,以前会的经书都没功夫看,做完了早课做晚课,就跟劳动改造一样!你要有怨言呢,坡头就说大生寺的修行就是大生寺的样子,你怎么说?”
安安插话:“你的房子要不回来吗?”
河南人摇摇头。他说:“当年我是很有诚意的,这个寺不劝人香火,一意苦修,我中意它这个,所以和大生寺签了个赠与合同,我以为我这辈子都可以和他们一样过清修的生活了。后来我才看清,这种事从一开始就是个陷井,他们分工不同,一步一步就把我绕进去了!现在我不能回去,老家的人都在笑话我!”
安安同情地摇了摇头。她轻声问:“那个房子现在……”
“现在出租了,大生寺在收房租!”
安安看看王广跃,她真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王广跃则豪气地端起一杯酒,对老乡说:“兄弟,老家的人也在笑话我,可是我王广跃挺住了!我看你也行!你在这山上和我一起种树,护树,一样是修行!你可以继续供奉你心中的佛祖,我就供奉这树神土神!咱各修行各的,也不讲究什么仪式,只要我们诚心到了,兄弟,咱就是修成了!”
这话说得温暖人心。河南人和其他几个工人都听得心有戚戚,他们一齐过来和王广跃喝酒。
安安跟他们摆摆手就退出来了。她拉了方植末走出饭厅。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