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又一次机会(2/2)
陈果果问:“怎么了?”
谷雨说:“有人看上了我的头发,让我去做个洗发水广告,问我去不去。”
陈果果说:“去!当然去!趁着热乎劲儿你不多赚点儿,以后要是没人找你了呢?”
谷雨想想,说:“好吧,那就去。只是希望时间别太长,我都要疯了!”
……
找谷雨拍广告的是个拥有老品牌的日化企业。这企业在外资日化企业的攻势之下,现在也只剩下一个牌子——“菊花”了。它目前在三、四线城市还有一点销量,属于负债经营,但如果让它就此退出市场,又会让大家心有不甘。因为,它存在于很多中国人的记忆当中。
企业的创始人看了浪飞飞的广告,觉得人家一个卖袜子的做了二十年都开始卖情怀,那他们这个做了三十年的为什么不可以呢?或许卖一卖回忆,能把原先的消费者召唤回来。大明星当然是请不起的,有潜力的新人未必就不能试试,所以,他们联系了和谷雨有合作关系的王总监。
王总监问过谷雨以后,也开始积极准备。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及大导演赵江,但事情是人做出来的,努力一把未必不能借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公司上一个台阶。所以,他认真地研究“菊花”洗发水的历史,做了好几个方案。他想,如果按他的构想拍摄,在三四线城市放映应该也是有一定反馈的。
他把方案传给谷雨看。谷雨一看是“菊花”,心里就笑了。这品牌,她在上护校的时候用过,是很好用的。只不过,现在超市里很难看到这个品牌,渐渐地就淡忘了。她给王总监回了一段文字,告诉他,如果能拍一段用户体验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创意,而她就是那个有深刻体验的用户。最后,她说,她只能给他们一天的时间,如果不能,这个工作就真的不能接。
她不是耍大牌,她是真的没有时间。
王总监开着车就过来了。他过来的时候,谷雨的“经纪人”朱齐家在场。王总监一看到朱齐家就有点怯。这小子人不大,却有种非要别人服从不可的气质,有他在,他就更挥洒不开了。
“说说看吧,卢小姐!”
“我是卢谷雨,别叫我小姐。……朱齐家给我用手机录了一段,如果觉得这样可以,我们就用这个创意,我觉得这样比较适合这个企业,也比较适合我自己。”
说完,看看朱齐家,朱齐家把手机点开,拿给他。
画面里只有卢谷雨坐在紫藤架下的镜头,她回忆似地说:“小时候生活环境不好,肥皂、洗衣粉都用来洗头。那时候,人们都说,这女孩子头发太厚,一看就是笨的。那时,我也为自己的头发自卑,它总是黏黏的一大片,梳也梳不好,就想,头发要是能掉一些就好了。…..后来,上了护士学校,有一次同学把她的洗发水给我用,我记得倒了很多,有点对不起人家。可是洗过以后,发现梳起来容易了,头发变得垂顺、蓬松,原先觉得太厚的头发看起来变得饱满有型,人也变得好看了似的。那时候,我就记住了这个品牌——菊花。到后来,我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房租和吃的,我就专门去买了一瓶菊花洗发水。……现在生活环境好多了,只是超市里真的很难见到这个品牌了。真遗憾,它不贵,其实还是很好用的。”
整个录制过程只有四十几秒,只有一个镜头。
朱齐家问:“怎么样?记录片风格。”
王总监低头想了一下,说:“得另外找配音吧,谷雨的声音很好,咬字也清,就是带有一点点的地方口音。”
朱齐家说:“不用,记录片不用美化,只记录就好了!你把这个创意拿给企业领导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
王总监想想,点了点头。
以他的修养,他当然知道,这个创意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且一定能引起共鸣,只是,广告公司创意再好也得客户满意才行。比如有些公司领导喜欢用明星,但找的明星往往是他喜欢的,而不是产品适合的,这时候,广告公司的建议往往就像放屁一样,不放不痛快,但最后也就是放一放,仅此而已。
他把这个视频连同其他几个创意的方案一同传给“菊花”洗发水的掌舵人,没想到,对方一看就有反馈了。他说:“那女孩子说的太对了,它不贵,又好用,在超市里找不到太可惜了。”
就这样,王总监自己掌机,前后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个小制作的记录片。他觉得自己的技术还没发挥出来,片子就完了,有点意犹未尽。
他想,删繁就简,此案当是经典。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