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姐的爱情(4)(1/2)
父亲生病以后的第四年,大姐出嫁了。嫁到了距离向阳村有十五里远的,一个叫做西山屯儿的小村子里。
姐姐出嫁那一年,我十一岁。是在正月初六结的婚。
在过年之前,家里去到镇上给姐姐置办一点简单的嫁妆,以及嫁女儿必须要用的烟酒等物品。顺道也给我买了一套衣服。
那是我长那么大,在记忆当中,第一次买新衣服。
那是一套蓝色水手服,是用姐姐的彩礼钱买的,一共花了十二元钱,当时的照片一只到现在还都保留着。
除此之外,还买了一双新鞋子,一双翻毛大头鞋。就和电视剧亮剑里面的李云龙的部队,在淮海战役的时候缴获的并且贴了封条的那种鞋是一样的。
这双鞋子,我很喜欢。而且买之前是征求过我的意见的,当时是在两种鞋子之间二选一。
另外一种鞋是什么样子的我到现在早就不记得了,之所以选这种翻毛大头鞋,是因为穿着它踢毽子的时候很好用。
不好意思,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流泪了。
…
大姐的这一份婚姻是媒人介绍的。
姐夫家里同样也很穷,有兄弟两个。姐夫最小,好在父母亲都没有什么大病。
姐夫的母亲叫姜小琴,早些年是大地主家的女儿,比母亲小两岁。
姐夫的父亲叫王长富,在那个年代竟然是读过高中的,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了,而且还做过村里的会计,和母亲同岁。
但是这样的一个高学历小会计,却并没有把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而且两个人,还都有很多很怪癖的性格。
…
其实这样说也有一些不准确。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哪个人没有一些怪脾气呢?
不要说那个时代,就即便是在当代,婆媳关系也依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
但是姐夫的父母亲两个确实有一点过分了。
姐夫和姐姐结婚的第二年,老两口就强行与姐夫夫妻两个分了家。
分家的是,这一年的秋收时节,老两口再加上姐夫去田里干农活儿,回来却发现大姐没有做晚饭。
大姐其实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好女子,也很能吃苦。那一天之所以没有做晚饭,是因为姐姐当时已经怀孕了,肚子痛得实在起不来床。
…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这个家是分开过了。
而且呢,老两口只分给了大姐夫妻两个一共只有三亩地,而家里当时总有有10亩地。
三亩地啊,一家三口,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姐夫是一个老实人,大名叫王明喜,小名叫“老胖子”,其实一点都不胖,人非常本分。
而且该说不说,是非常本分非常老实的农民。
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以及所有农民里面,大姐夫的人品绝对可以排进前五名。
无论怎样吧,比姐姐小两岁的,当时才20岁的大姐夫,就带着他那三亩地,和姐姐一起生活了起来。
…
三亩地,只能想办法种点经济作物了,而且他们俩的第一选择也是种青椒。
青椒,在东北通常是指菜市场里那种不辣的,球形的圆椒。同时,他们俩也种一些那种辣的尖椒,这两种合在一起,统称为辣椒。
卖的方式和大姐当年没出嫁的时候是一样的,都是用自行车驮着出去卖。
区别只在于,姐夫家距离德惠县城只有十七里路。但是距离公路却远了一些,有大概两公里多。
而且路况非常不好。每到下雨天,就算步行都很困难,更不要提骑自行车驮着一百多斤重的两只大铁筐了。
…
姐姐和姐夫种辣椒,是要在地里扣塑料薄膜的,而且在那之前要先修建一栋塑料大棚,用于培育辣椒苗。母亲姜秀英也是这样的种植方式。
就这样,从春节开始修建塑料暖棚培育辣椒苗,一直到秋收完成,必须不间断地劳作。其麻烦程度远远高于种植玉米。
这样的活儿我也干过。而且干过的还很多。
…
不过最苦的还是姐姐和姐夫。
大姐和姐夫是十月份与公婆们分家的,转过年正月二十五生了小外甥。
孩子满十二天的时候,父亲赶着牛车,还带着我去看了这个小家伙儿。
当时,父亲病了有四五年了,什么重活儿都不能干,也就只能赶车了,而且还必须是空车,不能重载。
去看自己的小外孙,父亲还是很高兴的。
但是小外甥却很瘦小,出生的时候才五斤多,这与营养不良绝对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也很高兴,看着这么一个小小的小家伙儿,白白嫩嫩而且还软软的,觉得蛮好玩的。
…
但是这一年,姐姐和姐夫三口人却吃了很多很多苦。
尤其是春天,马上就要开始干重活儿了。姐姐拿出最后一点儿钱,让姐夫去买了一袋白面。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