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消灭割据政权(七)(2/2)
临出发之前写信告诉诸将们:“朕常认为庞萌是一个社稷之臣,万万没想到会做出此等忤逆之事,诸将们看到此信千万不要笑话啊!庞萌这个老贼就应该灭族,令你们厉兵秣马,咱们就在睢阳集合。”
这个讨伐庞萌的消息被董宪知道后马上和刘纡,佼疆,苏茂放弃下邳,驻军于兰陵,然后又命令苏茂和佼疆合兵三万人去支援庞萌,当苏佼庞三人碰面之后准备集结部队去攻打桃城。(今山东省衡水市桃城区)
这时建武帝带领着亲征大军已经来到了蒙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忽然听到桃城那边危急,立即放下所带淄重,亲自率领三千步兵以及数万骑兵昼夜兼程赶往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在此休息片刻后又走了六十里地才到达桃城,马上下令全军安营扎寨解乏将士们的疲劳感,当董宪得知汉军已经到达了本地,即刻带领着士兵们前去挑战,面对这种挑衅,许多汉将纷纷请求出战。
建武帝却说:“此刻万万不可与敌军交战,对于贼寇们的挑衅是他们故意刺激我等,再者说,将士们行走这么远的路身体一定很疲劳,我们不如先修养锐气,以此挫败贼寇们的锋利。”
接下来建武帝派人驰马将还在东郡驻军的吴汉等人召回任城,就在此刻,董刘佼庞四人率先向汉军发起进攻,建武帝立即命令将士们迅速出兵迎击,两车相互攻打了二十余日,最终因汉军疲倦困乏败下阵来。
这个时候的吴汉带领着将士们已经赶到了,吴汉赶紧下马向前两手作揖道:“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建武帝微笑道:“不,大司马来的正是时候,赶快与朕指挥作战。”
随即两军再次展开猛烈的厮杀,在作战过程中建武帝亲自指挥督战,因为指挥得当再加上吴汉的配合之下,很快就击退了敌军,庞苏佼三人丢弃淄重溃逃。
董宪和刘纡也带领着数万人马仓惶逃窜到昌虑县(今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并且在此驻军下来,汉军则在后方乘胜追击,向西行至到新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的时候遭遇了董宪的拦截围攻。
建武帝立刻命令吴汉向前迎击,双方一番搏杀过后董宪把汉军引到了自己的驻军所在地昌虑县,想要来一个瓮中之鳖,可他低估了汉军的实力和谋略。
最终被吴汉出奇制胜打得对方败逃,董宪在逃跑过程中惊恐万分生怕汉军会再次追来,并召集五校兵的残余部队,并获得骑兵和步兵数千人,接下来再向西退守三十里地的建阳县驻军。(今天安徽省滁州市南安县)
建武帝这边追击了一百里地才到达了建阳县,此刻汉军众将士们都要求出战与贼寇决斗,建武帝则认为董宪带领着这些残余五校兵之所以撤退,那是因为他们的粮草极度短缺。
并且告诉诸将们都有各自坚守,等待时机将其一举歼灭,果不其然,过了没几天那些五校兵的粮食全部都吃完了,自己没有能力再与汉军抵抗了,纷纷脱离董宪自散而去。
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觉得突击的时刻到了。
于是分为四小分队对敌军形成包围之势,双方互相拼杀了三天,最终汉军打赢了这次搏斗,苏茂逃亡到齐郡投靠张步,董宪和庞萌再次成功逃脱,藏密于缯山。
唯独佼疆带领着本部人马向汉军缴械投降,刘纡在逃跑的路上被部将高扈斩杀并向汉军乞降,至此梁地被彻底平定,这时还没有归降的那些敌兵们见自己的老大董宪好几天都没有回来过。
心中便产生了各自散去的想法,大家商量好后打理好行装正准备出发时有一名士兵听闻董宪在缯山,此刻又打消了各自散去的念头,然后带领的数百名骑兵前往缯山与董宪和苏茂相聚。
这次董宪和苏茂在士兵们的拥护下再次回到郯城,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军事部署就到到吴汉的强烈进攻,董宪面对这种形式十分仓促的应战,片刻过后时代扛不住了。下令撤兵退守到朐县。(qu,今江苏省连云港市)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