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1/2)
钟玉英脚下并没有停,反倒有意的加快了速度。
林易紧紧的跟着,一步不落。
渐渐的,钟玉英的速度越来越快,便是萧兰若也感觉有些吃力。
林易的速度在达到了一个极限后,渐渐的慢了下来,不知飞了到什么地方的心神重新归来。
前方,钟玉英寻了一地方停下了脚步。
先前三个人施展轻功一路疾行,挑选的大都是偏僻小路,现在正身处荒郊野外。
不远处就是一颗大树,树下是一块大石,体积巨大,表面平整光滑,形成了石台,台上可以容四五个人安坐。
钟玉英的看了身后还有些茫然的林易,和气息不匀的萧兰若说道:“咱们过去休息一下。”
走过去后,钟玉英大袖一挥,扫去了石台上的树叶和尘土,然后随意的坐了下来。
萧兰若靠着大树坐下,服用了两颗“回气丹”之后,立刻便闭目调息,争取最快的恢复过来。
林易双眼之中的茫然全部消失,他默默的回想先前的一幕,《三元胎息归真诀》带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从静中入定,到动中入定,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佛门之中,对于禅定有小定、大定、常定的划分。
能静中入定者为小定,能动中入定为大定,能随时随地入定者,为常定。
常定境界之上,禅定便是生活,生活便是禅定。浑然如一,不分彼此。
进入定境之后,身体摆脱心神的影响,得到解放,自然而然的便会回归到胎息的自然状态,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
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吸收天地灵气的效率,要比凝聚了英魄,能够初步沟通天地的地阶高手更强。
林易心中思考着,除了《三元胎息归真诀》的作用之外,还有一门功法,同样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地藏金身》。
这是一门通过精神的磨炼,由虚证实,成就法身的特殊武功。
一直以来,林易都为此停止过《地藏金身》的修炼。虽然他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尽早的掌握眉心祖窍中的黄泉真水。
直到今天,过去的积累终于厚积薄发。
林易站在了一旁,双目微闭,静心感受着体内的情况。三光神水与天一真水,分别以中丹田绛宫金府,和下丹田的气海为核心,不停的流转着。
三光神水和力魄的融合度提升了一大截,但始终存在一丝瑕疵,没能彻底的融合在一起。
下丹田中气感充沛,如果林易愿意,他现在就可以直接凝聚气魄。
一时间,林易甚至有直接返回黄山,静待中秋月圆之夜的心思了。
武者凝聚的力魄和气魄,就像是一楼和二楼。当你已经开始修建二楼的时候,一楼就很难进行大的改动了,只能是小修小补。
除非,你愿意全部推倒重来。
林易张开双眼,看到钟玉英正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钟师叔有什么想问的吗?”林易说道。
“你这小子,倒也有趣。”钟玉英轻笑一声,说道:“人家都将自己的秘密遮掩的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知道。你倒好,反而主动送上门来。”
“有些东西就算我不说,只要钟师叔你想知道,不是照样可以知道,不是吗?主动一些,说不定还能捞到点好处。”林易笑着说道。
钟玉英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原来是这般心思。那就说一说你怎么一下子进入了大定之境?”
林易说道:“弟子在门中修炼了一门特殊心法。”
“什么心法?”钟玉英追问道。
“《三元胎息归真诀》。”林易说道。至于《地藏金身》什么的,他是绝对不会说半个字的,将一切都推到这门胎息炼神的秘传心法上就足够了。
“原来是这门心法。”钟玉英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她指着林易说道:“你这小子,倒是一个滑头。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吧。听了你的秘密,我这个做师叔的也不会小气。”
林易想了一下,说道:“回禀师叔,弟子一时间也没有想到什么事情。可否把这个机会留待将来。”
钟玉英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谁知道你这个滑头,将来会遇到些什么事情?到时候,我不就亏大了。”
“那就请师叔赐我一颗‘五莲归元丹’吧。”林易说道。
五莲归元丹是莲花峰的独门丹药,内蕴五气,返本归元。是二品武者凝聚精魄,化生精元时,最后的辅助丹药之一。
每年的外流的数量有限,大多数都被莲花峰的女弟子们内部消化。
钟玉英说道:“好,等回山后,我就差人给你送去。”
“多谢钟师叔。”林易说道。
这时候,萧兰若已经调息完毕。
三个人再次启程。这一回,林易没能再次进入“大定”的境界。两女的速度都很快,林易把浑身的力气都使了出来,也只能勉强掉在后边。
真的是汗流浃背,气喘如牛,累得像条狗似的。
当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钟玉英带着萧兰若和林易,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位于铜陵郡和黄山之间的青阳县。
入夜,县城中的一家客栈的独院之中,已经吃过饭的林易正在院子里不停的走动着。
他的步伐时快时慢,不停的变化着。
努力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林易摇了摇头,他还是没能找到上午赶路时的那种感觉。
就好像是眼前多了一团迷雾一样,什么东西都看不真切。
明明近在咫尺,却放佛是远在天涯。
“吱呀”的一声,一个房间的门打开了,萧兰若拿着一个酒坛走了出来,看到还在院子里不停转悠的林易,笑着说道:“林师弟你就不要钻牛角尖了。”
林易轻声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师姐说的是,是我太心急了。”
萧兰若将手中的酒坛抛给了林易,说道:“我听说动中入定的人,神睡意不睡,步睡心不睡。江湖中有一门叫做‘醉八仙拳’的天阶绝学,就是需要达到大定的层次,才能够真正的练成。如果达不到这个层次,听说可以通过喝酒来辅助,林师弟你试一试。”“好,我来试试看。”林易打开酒坛,“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
酒水从他嘴角流了下来,打湿的胸前的衣襟。
随着“啪”的一声,林易随后将空酒坛扔到了一旁。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酒,还是挺不错的。
林易没有用真气去散酒劲,他摇了摇头,感觉有些晕。试着在院子里走了几步,醉意上涌,和上午动中入定时的感觉却是南辕北辙。
“萧师姐,看来这个法子对我没用。”林易挥了挥手说道,“我就回房休息了。”
说着,林易便返回了自己的房间,顺带着关上门,只留下萧兰若一个人在院子里。
萧兰若气的跺了跺脚,暗骂了几句,只能也回房休息了。
下午赶路,实在太过于疲倦,林易头一沾枕头,便“呼呼”的睡着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林易从沉睡中醒转过来,洗漱过后,他换了一身衣服。
走出房门,就看到钟玉英和萧兰若都静坐在院子里。
吐纳朝阳紫气的早课,对于钟玉英这等天阶宗师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但武道是千里之行,而这就是跬步。
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不一定就能超凡入圣。
但是如果选择了放弃,就肯定不会获得机会。
少倾,大日东升,霞光万丈。
一缕光芒划破无尽空间,落在林易的脸上,他徐徐睁开了眼,眼眸中倒映着初升的大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这一刻,林易感觉自己变成了那一轮正在冲破重重障碍,要将光芒遍洒,彻照大千的朝阳。这种状态下,他的精神变的无比灵动,整个人都犹如初升的太阳一般散发着无穷朝气。
那些因为穿梭时空,借体重生后,随着时间推移而印刻在心灵深处的“苍老”之类的衰颓心尽去。
朝阳渐渐高升,林易依旧回味着那轮红日自地平线上瞬间的跃起,那属于朝阳的向上和蓬勃。曾经他无数次的对着朝阳吐纳,但却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感悟。
心,再一次的年轻了起来。
年轻,才有未来。
吃过早饭后,钟玉英继续带着林易和萧兰若向着铜陵郡赶去。
当然,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骑马,没有再次使用轻功赶路。
昨天,要不是钟玉英看到林易进入了顿悟的状态,有心助他一臂之力,三个人又岂会脱离大道。
下午,林易三人来到了位于铜陵郡城南的道观。
“笃笃”的敲门声响起。
主持道观的庞正浩走出来后,看到门外的钟玉英后,急忙说道:“弟子庞正浩,见过钟师叔。”
钟玉英点了点头,说道:“进去说吧。”
“钟师叔请。”庞正浩说道,“萧师妹,林师弟请。”
走进了道观后,林易三人先在大殿之中上了香,然后才到了后堂。
众人坐定后,又有道童端上茶水,钟玉英问道:“这段时间,铜陵郡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庞正浩想了一会儿,说道:“回禀钟师叔,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朝廷一直在征召车夫,这些人都不知道被弄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搞得城里有些人心惶惶。”
钟玉英点了点头,说道:“除此之外呢,你好好的想一想。”
天鹏圣城的严护法,说自己受到金刚寺的追杀,最后不得已,就潜藏在铜陵郡中。
铜陵郡有军队驻扎,朝廷的力量在这里十分强大。
金刚寺的人也不敢在这里乱来。
惹火了军队这天底下第一号的暴力机构,吃不了也得兜着走。
作为地头蛇的纯阳道宗,同样也得避其锋芒,将此地的道观放在了城外。
庞正浩仔细的回想着,他的任务除了为门中过往的人提供住宿、马匹之外,还担负着打探铜陵郡情报的任务,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庞师兄,郡里的佛门有没有什么动静?”林易忽然开口问道。
庞正浩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说道:“多谢林师弟提醒。前些天,万松山的万松禅寺来了几个外地的辩经和尚,还举行了一次法会。”
钟玉英说道:“就从万松禅寺开始,咱们去见一见这些个外地和尚。”
出了道观之后,林易三人一路向东行去。
万松山在铜陵城的东南方向。
前行不久,宏伟壮丽的万松禅寺山门,便映入眼帘。
这山门高达三丈,上书“万松禅寺”四个大字。为四柱三楼,上有金龙、金凤彩绘,屋面覆盖紫红色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十分壮观。
仅仅是一个山门,便已经将庞正浩的道观彻底碾压。
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禅宗伽蓝之正门谓之山门。又称三门,即“空、无相、无作”之境,总称为“三解脱门”。
三门建筑的根据是《大智度论》所载:“譬如城有三门,一看着一脸得意的钟玉英,萧兰若和林易两个人,都无言以对。
回到城南的道观,庞正浩热情的迎了上来,说道:“钟师叔,你们回来了。”
钟玉英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走进大门后,钟玉英对身后的林易说道:“林师侄,你会画画吗?”
林易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弟子不会。”
钟玉英当即对着庞正浩吩咐道:“庞师侄,你去找几个厉害点的画家,帮林师侄画一个人的模样。画好之后,发动本门在郡里的力量,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越快越好。”
“请钟师叔放心,弟子这就去办。”庞正浩肃然说道。
“好,快去吧。”钟玉英说道。
庞正浩匆匆的出了道观,向着山下的村庄走去。
道观清净,远离红尘俗世。除了庞正浩外,就只有几个道童,其他办事的人都住在山下村庄之中。
夕阳西下,林易吃过晚饭后,正在道观外散步。
兴之所至,他向着道观后山走去。
到了山顶后,意外的看到自家师叔钟玉英。天边的余晖洒在她的身上,背影拖得的很长,很长。
钟玉英的身上,没有了白天的肆意和霸气,反倒显得有些孤独和柔弱。
林易走了过去,说道:“钟师叔。”
钟玉英没有回头,她静静的站着,放佛是一座雕塑一样。
一会儿后,太阳落山了,山顶一下子变得暗了下来。
钟玉英将天边最后的一丝光芒收入眼底后,转过了身来,看着林易说道:“林师侄,你知道吗?今天我真的想拆掉那做和尚庙,只可惜那三个老和尚太难缠了。”
林易没有问“为什么”,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许多原因,往往都是当事人的伤心事。知道的太多,并没有什么好处。
钟玉英继续说道:“你姓林,他也姓林,他叫林阳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要建功立业,封候拜将。我等啊等,最后却等来一个战死沙场的噩耗。”
“害死他的人是一个和尚,同时也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一命抵一命,他们都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世上。我的仇,我的恨,我的怨,拔剑四顾,心中却是茫然一片。”
林易静静的站在一旁,他心中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跑到山顶上来呢?
天黑了下来,周围的草木随风摇动,放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妖魔,在黑暗中张牙舞爪。
发泄了一通后,钟玉英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晶莹的泪珠掉落在了地上,打湿了泥土,这里埋葬的是她最美丽的一个梦。
“林师侄,我先回去了。”话音未落,钟玉英已经消失不见。
林易摇了摇头,今天发生的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下山,回到道观的住所后,林易盘坐在床上,将自己所学的东西都梳理了一遍,《三元胎息归真诀》、《霸象伏龙神功》、《仙鹤迷踪步》、《地藏金身》、《天河真法》。
这里边,《天河真法》残缺不全,《仙鹤迷踪步》潜力有限,《地藏金身》须得经历十八重地狱的磨炼,危险重重。
所以,修炼的重心应该放在《三元胎息归真诀》和《霸象伏龙神功》这两门武功上。
现在后者已经达到了瓶颈,主修的自然应该是前者了。
林易一点点的理清了头绪,做出了选择。
第二天,东方的泛白的时候,林易打开房门走了出来。他在院子里的水井中到了一桶水,然后提着水回房洗漱了起来。
一会儿后,红日东升,林易做完早课,看到已经有道童送来了早餐。
吃过早饭,林易取出了一柄柳叶飞刀,缓缓的擦拭了起来。他的飞刀术,源自于小时候的一个武侠梦,“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后来林易踏上了修行的道路,他在闲暇的时候,逐渐的把这个梦变成了现实。
这门飞刀术,林易称之为“元神心刀诀”。
以神养刀,以气御刀,刀出绝命,例不虚发。
当然,后边两句是用来吹牛逼的,不必当真。
擦拭完毕之后,林易手中的柳叶飞刀犹如纷飞蝴蝶一般,在他的五指间不停的转动着,时隐时现。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