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周郎堪顾(三)(1/2)
();
既决定讨伐刘繇,孙策即刻率部出征,不到半日功夫,便赶到了离刘繇的大本营曲阿只有七八十里地的句容县城。
两军相距之近,可谓迫在眉睫。过往的商旅都知道,大战已是一触即发,不由得神色匆匆,只想尽快逃离;城中百姓则是闭紧门户,半步也不敢走出。
趁士兵们扎营之际,孙策独率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十三骑飞马驰骋,直向东南而去,却未言明要做什么。众将疑惑,却都不敢怠慢,驰马伴在孙策左右,生怕掉队。
穿过丛林小路,一座高山出现在众人眼前。此山扼守于句容到曲阿的咽喉之地,乃丹阳与曲阿之间不二要冲——茅山。相传二百五十年前,即汉元帝初年,陕西咸阳的茅氏三兄弟来此采药炼丹,济世救民,遂被后世尊为道祖之一。然而孙策并非来此求仙问道,而是想要登上这曲阿城外的最佳制高点,俯瞰刘繇的排兵布阵。
就在这时,身在曲阿的刘繇得知了孙策军推进到的句容的消息,更有小报称孙策轻装简出,已亲自到城外查探。
刘繇不知该信与否,立即在中军帐内召集各路将领参谋前来商议对策。而其中有一位面熟者,不是别人,竟是太史慈。
话说大别山下一战以来,太史慈听闻孙策颇为活跃,替袁术拿下了庐江郡,不甘再落草为寇,毫无建树。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山越首领之位,单骑下山,策马八百里直投曲阿的刘繇而来。刘繇与太史慈都是东莱的同乡,收留他自不成问题,可迫于帐下名士许劭之故,并没有委以重任,只是让他当一名骑马探路的郎官,一年多来,依旧毫无斩获。
如今,孙策的到来恰好给了太史慈建功立业的机会,白马峰下一站未分胜负,太史慈暗暗发誓要趁此机会,一举击败孙策,为自己扬名立万。
听得刘繇问了三声“谁敢为先锋”,太史慈立刻从队尾挺身而出道:“鄙人东莱人太史慈,愿为先锋,侦查敌军虚实。”
见有人主动请缨,刘繇大喜过望,关怀地对太史慈道:“子义可有把握?”
太史慈抱拳道:“鄙人在庐江郡落为草寇之时,曾与孙伯符交过手,此人武艺虽精,气力却不足,并不是吕奉先那样万夫不当之辈,其智也多以狡黠为多,不足为惧。只要您拨给我一千兵马,定能将孙伯符虚实探明。”
见太史慈如此有把握,刘繇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只是如今孙策大军压境,贸然出兵怕会中了他的诱敌围歼之计。你武艺高强,且先探探虚实再来。”
未料到自己只要一千人马竟也被驳回,太史慈不由一愣。如今他已年逾而立,尚未获得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带兵打仗的机会,怎能不感慨万千?然而刘繇的语气不容辩驳,太史慈定了定神,起身对刘繇重重抱拳道:“定不辱使君所托!”
茅山峰,我,和你们每一个人,如果不能干掉三个敌人,便无法获胜。此一战,没有天时地利,没有迂回包抄,只有尽可能多的杀敌!就算是死,也必须带走三个!谁少杀一个,别人就要呕着鲜血替你多杀一个!唯有杀出一条血路,重创敌军,我们才能有生路!”
“杀!杀!杀!”大营内,八千士兵高喊三声,响遏行云。随着愈来愈密集的战鼓声,孙策命手下将营门四面大开,自己握紧银枪,第一个策马冲了出去。程普、黄盖、韩当、吕蒙、蒋钦、周泰皆不甘落后,率八千士兵直杀向刘繇的中军之阵。
虽早已无数次听过孙策的威名,如今甫一看到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在百步之内的孙策,刘繇还是下意识地朝后缩了缩,叹道:“真不愧是孙坚之子!”
一旁的太史慈闻声,不由气上心口,他提枪上前,向刘繇请缨道:“待我去将他捉了来!”说罢,他飞身上马,于万军之中直朝孙策奔来。
孙策只听马蹄之音,便知来人是太史慈,他挑掉身前的敌兵便立即勒马横枪来挡。两人你来我往,舞枪如风,让周围的士兵都无法近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