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嫁娘(2/2)
轿子停在二门。六娘上轿,抬起来的时候觉得分外稳重些,原来这轿子乃是十六人抬的凤驾,自不寻常。六娘不知何时出了周家的门,听外头百姓高呼殿下的时候,耳朵有些嗡嗡地响。明明是非常长的路,但只觉得一晃眼的功夫,轿子就停下来。她连忙正襟危坐,周昌明将她扶下来,四周寂静非常。
一条滑软的红色绸缎被交到了手上。她紧紧握着,小心翼翼地跨过鞍马和火盆。和想象中隆重而喧闹的婚庆场景完全不同,她的周遭寂静地仿佛没有人。迷蒙中似乎跨过了很多的门槛,脚下永远是猩红的毯子,她心中牢牢记着迈步时要先迈左脚、跨过门槛时要抬起三分,不得高也不得低;四周会有五波跪拜的人,每过去一波她都要微微颔首示意却又不能让头上的凤冠有丝毫晃动……疲惫不堪地记着这些郑重的礼仪,她竟是没有心思想别的。
很快红绸的那一端紧了紧,她的心也随着紧了紧。只听有一位年迈的嬷嬷道:“恭请殿下上座。”六娘方回神,原来自己已在洞房之内。
由宫人扶着至喜床西侧坐下,这时候的她低下头,透过盖头的间隙终于能看到身边另一个身躯坐在了她的东侧。很快,一杆茜素红缠碧玉条杖被嬷嬷交到了东侧那位手中,紧接着眼前一亮。
太子侧身坐着看向她,手中慢慢地将喜杆放下。他严峻的面孔上露出一丝对待下属一般的满意微笑,随即很快敛去了这笑,又恢复成肃穆的模样。六娘愣愣地看着他,半晌才突地记起了自己的任务,连忙垂首含胸,口中道:“臣妾恭请太子殿下圣安。”
“请太子妃金安,愿太子妃安康顺遂。”太子站起来,身躯挺直,朝她拱手。六娘抬头的时候,几乎要高高地仰着头才能触及他的目光。
在这一刻,六娘突然镇定下来。
太子是个重规矩的人。这样的人虽然严厉,但是却是所有身居高位的皇族子弟中,最好伺候的一种。在他身边生活,只要自己恪守本分,生存率便能达到最高。
从步入宫廷的一瞬间,六娘就明白,今后自己所有的生命都将围绕着“生存”二字。在这个地方,活下去已经令人筋疲力竭了,而能活得够久的人,就会赢得一切。
要活着啊,妙莲。
还有冯凌,你也要活着。
这时候,周昌明所率领的礼部官员们也都退下了。是东宫两位全福嬷嬷上来服侍六娘与太子喝了合卺酒。喝过酒,外头帘子放下来,一众装束喜庆的宫女进来为两人更衣。待太子换了一身紫云底团花直裰、六娘除去厚重的霞帔朝服并里面的罗裙夹衫,再换一件秋香色锦袍后,方又有宦官捧上长寿面和子孙饽饽、一碗饺子上来。
六娘与太子一一吃了。太子面色如常,站起来道:“你先歇一会,本宫去外面和宾客全了礼数再回来。”
六娘一愣,才反应过来太子是在告诉她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她点头称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方才喝酒的床西侧位置,心里想着:倒是难得,这位高高在上的太子肯给予她这个继室一些表面上的尊重。
太子和她是完全没有感情的。甚至,她在太子心里,怕是还有些不太愉快的印象。
譬如她为了达成自己的私利,故意拉拢和敬公主,不顾身份与和敬公主认做姐妹的事情;身为闺阁女子,却和冯家的世子爷私相授受、纠缠不清,最后差点就要嫁进了冯家的事情。
她很清醒地明白,太子娶她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因为她合适。
她的城府手段适合在这个斗争集中的位置上生存,她沉稳持重的性格适合在圣上面前夺得一个好印象,她日渐崛起的娘家适合成为太子争储的助力……
她闭上了眼睛。这真是……
四周几个嬷嬷如木偶一样站着,她们乃是太子身边的女官。她身边八位教引姑姑因身份不如这些嬷嬷,此时都恭候在外。而与六娘贴身站着的,竟还是先前的梅姑姑和桂姑姑。六娘看着这样的站位,心里开始思考——梅姑姑和桂姑姑的地位竟比这些嬷嬷还要高?
突然又想起来当初自己被山贼绑架,梅姑姑是有武艺的,估计桂姑姑也是一样。
心里不由十分惊讶了。
端正坐着静候太子回来,她并不敢乱动。只是过了很久前头也没有动静,桂姑姑还出去瞧了两回,回来道:“外头宴饮还未结束。”
六娘点头,只好继续等。只是她一日下来早已累得脱了一层皮,困意如潮水一般涌来。许是前头风寒中骤然得到册封旨意,心脉劳累,这会儿就额外地容易困。坐着坐着,还是闭了眼睡过去了。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之间,突然身子一轻似乎被人抱起。她昏昏睁开眼,看见外头的天色早已从黄昏跨入了夜里。太子扶了她在床上躺下,道:“时候不早了,太子妃也累了。”
她揉一揉眼睛,接着床头的烛火一灭,周遭都黑下来。
突然间,她惊醒过来。然而还来不及反应,她那身材高大的夫君已经翻身压在了她身上。
所有的帐缦同时放了下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