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贪墨(今日有三更共万字!)(1/2)
许氏就盯着三太太,眼睛一眨也不眨。
三太太又朝六娘和二太太笑道:“你们看是不是?再则,家里也没有那么多功夫为九侄女准备,为何还要这样麻烦呢!六侄女要嫁的是京城八大家之首、南安郡王府冯家,那一百四十八抬的嫁妆凑得咱们焦头烂额地。如今五侄女刚许了金陵望族、江南织造陶家三房的独子,婚期定在一年之后,也是有些急了。大哥还吩咐了,五侄女的嫁妆定在六十八抬,比着当年文夫人的规制来。”
六娘要嫁郡王府的事情早已传遍京城,豫园这里也早知道了,这回再听三太太说起倒没觉得什么;然而当九娘听了三太太提及五娘时,额头上的经脉突然暴起,双目圆睁喝道:“你说什么!五娘要嫁金陵陶家?!”
三太太满面喜色地笑:“是呀!你还不知道吧?金陵陶家可是世子爷精挑细选出来的,五侄女已经十五岁了,再耽搁不得。陶家人丁简单,男方的母亲多年前早逝了,其父十分正直忠孝,为了儿子没有续弦。其父如今是金陵五品府丞,原是世子爷的下属,说是明年从四品的府台大人要告老了,世子爷自然要提了其父上去的。且陶家的长房大伯是圣上亲任的江南织造,那样要紧的位置,和金陵府尹一样是最受朝廷器重的……啊呀,咱们五姐儿生得沉鱼落雁,有这份福气是应该的。进门就是当家的,上头没有婆婆,事事还有长房照顾着,不需要操劳……”
三太太絮絮地说着,将陶家从里到外又赞了一遍——纵然因宁国府祖籍是金陵,世子又在金陵为官三年,周家和陶家的交情颇深,九娘和许氏也对陶家十分熟悉。三太太还是面面俱到地给九娘描述了一遍。
九娘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她的嘴唇动了动,还未说话,那二太太突然温和地笑了,插话道:“九姐儿如今知道了?咱们家里的女儿都有福气,不光六侄女要做郡王府的世子妃了,庶出的五侄女也要嫁给陶家,陶家是咱们世子爷下面的人,怕是要将五侄女当祖宗一样供着的。哦,还有七侄女……七侄女也大了,近来跟着五侄女一道在世子爷的书房里学书法,倒让世子爷夸了好几次。世子爷说了,有意从工部的下属里头再给七侄女找个好的……”
“我才是世子爷的正房,她们这几个小的婚事,哪一个能越过我去?!”坐着的许氏突然高声尖叫了一声,站起来双目赤红地喊道:“你们编些瞎话来骗我吧!六姐儿嫁的是王府,有公婆亲自做主,也就罢了。可那小五、小七……她们两个,要嫁狗嫁鸡,都是我来做主!哪有爷们儿做了后院的主?”
许氏的声音都是嘶哑的,二太太吓得往后一退,三太太倒没吓着,哼了一声道:“大嫂您这说得什么话?嫁狗嫁鸡,陶家好歹也是百年书香门第,您这说的……工部的京官们也都是贵家子弟……”
“她们想嫁给陶家那样的人家,休想!”许氏全然不顾三太太的挖苦讽刺,厉声怒喝:“我不准!谁能越过我去!你们让周昌仁进来和我说话,有本事,他休了我啊!”
京城的名门贵族里,的确没有男人做主儿女婚事的惯例,这个权力是掌握在主母手里的。
再则,律法里也写得很清楚,儿女婚事父母之命,由母亲操持,父亲只能帮忙相看。
许氏从前大权在握的时候,就压根没想过把五娘七娘一群庶女嫁给好人家。她整天想的都是送哪个庶女去做妾、做侧妃、给哪家病重的独子填坑等等,用来换取家族利益。而现在又涉及到一个敏感问题,九娘被迫嫁入门楣低贱、家道没落的卓家,其余的庶出们却一个个比九娘嫁得好,许氏安能甘心?
她此前还谋划着,等九娘嫁了,她就要以嫡母的身份,将这群庶女全部嫁给破落户,让她们过得比九娘更凄惨,让她们一辈子别想越过九娘去。六娘上头那么多人护着,还有宫里皇后看重,她动不了;其余五娘一群,还不是任凭她拿捏?
“大嫂,您较这个真做什么?唉,九娘已经这样了,五娘七娘自然要嫁好了,才不跌咱们国公府的面子啊。”三太太轻轻地笑:“您说世子爷……世子爷虽是爷们,然上头还有咱们母亲呢。您房里几个女儿的婚事,都是世子爷和母亲商量了,母亲也点了头的。您就别操劳啦,母亲都帮着您做主了。”
赵夫人……那个老不死的妖婆!许氏眼中怒火冲天,赵夫人既病成那样,为何不颐养天年,竟还处处与她为难!
“母亲……我要见母亲!”许氏面目狰狞,几乎要扑上来揪住三太太的衣裳。她大声道:“我给这个府里生儿育女,母亲就这么苛待我!我不服!凭什么不让我做主?我还是不是世子夫人?!我还有三个儿子,琰哥儿和瑞哥儿呢?!还有我那珍哥儿和婉姐儿呢?母亲不喜欢我,难道就忘了我给她生的这么些孩子?”
三太太撇了撇嘴,大哥到现在还没休了你,大半也是因为这四个孩子。
不禁心里又不悦了,瑞哥儿和珍哥儿都是皮的。琰哥儿小小年纪,竟十分出息,在书院里最得师傅看重,明年就要乡试……唉,这许氏夜叉一个,竟生了个有本领的儿子,等琰哥儿长大了,怕是还能给许氏挣诰命!
三太太看着自己扁平的肚子心里不平,自己嫁进来也有五年了,就得个女儿。
“瞧我,只顾着和大嫂叙话,忘了咱们的正事了。”二太太笑道,一边拿出了两个账本,和六娘道:“毕竟是六姐儿自己的东西,先让六姐儿看看吧。”
两个账本就递到了六娘跟前。
许氏却还在两个宫中嬷嬷的钳制下,要扑上去打三太太。三太太往后躲,一壁道:“大嫂还有心思与我争吵,您不看看二嫂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东西?”快言快语地将赵夫人的交代一一说了,道:“劳烦大嫂,快些将先头大嫂的嫁妆给我们找一找,我们也急用呢。”
许氏脸上的神色突然僵住了。
却说那边二太太却已经拉着六娘,手持一只算盘,飞快地将两个账本扣减之后的单子列出来了。二太太一边算一边念道:“精圆珍珠三斛,翡翠原石一匣,老牛角竹筒三只,象牙雕花床一件,翡翠白菜一只……”
许氏的脸色越来越白。六娘和二太太一同看账本,半晌理完了,六娘和二太太道:“竟有这么多东西?而且大多都是室内摆设一类的。”
二太太道:“你母亲的娘家是大学士府,文人风雅,好这些珍玩。这样的东西和金银珠宝是没法相比的,有些牛角象牙一类还算寻常,也就值个千八百儿;可我看着里头好些天珠、梅花石、南海鱼花等等,都是大学士府几百年代代相传的底蕴,还有些失传的字画墨宝。”
六娘这才了然地点点头,笑道:“我以前不关心这些庶务,不知道我娘原是这般高洁娴雅的人物。”
二太太笑道:“你放心,你眼前这位母亲这么些年抚养你,都帮你好生地收着的呢。”说着如往常一般恭敬看着许氏:“大嫂,六侄女是先头大嫂唯一的孩子。她就要出嫁了,按理先头大嫂的嫁妆该拿出来了。大嫂持家有度,这些年怕是将先头夫人的嫁妆又增产了不少,您拿出来看看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