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郡主(1/2)
六娘是常进来的,九娘作为嫡女,每年元月初一也都跟着家人进来磕头。其余二房三房的嫡子们因父亲的官职不高,都没有新年叩拜的资格,其余庶出更是从没踏过宫门一步。小辈们都因此兴奋异常,坐在马车里说着趣话。
马车进了宣武门,一直行驶到顺贞门。大家在门外下车,一大家子人都穿戴地干净整齐,按着次序规规整整站着,脸上仍难掩兴奋。宫里内侍们出来迎,问明了是哪一家,便让稍等。等了一刻钟,里头抬进来一辆四人的步辇,请老尚书进去。
老尚书上撵由宫里宦官抬进去,他是要先去圣上面前的。刚进去,又来一辆更精致些的辇,宫人道:“请宁国公府人上座。”
赵夫人就有些惶恐,道:“哪里有外命妇坐这个的?”宫人笑道:“听说您近来身体欠安,是皇后娘娘特意赏赐的。”
赵夫人这才坐了。没等到抬起,赵夫人抬手命停一停,回头吩咐站着的一众子孙道:“宫里是什么地方你们都知道。若是有谁说错一句话,行错一步路,给国公府跌了脸面,回去就不要怪我家法处置。”说着眼睛状似无意地在许氏和九娘母女身上缓缓扫了一扫,道:“尤其是那在家里娇宠惯了的,若把那脾性带进了宫中,冲撞贵人,便是族里也救不了的。你们都记清楚了没有?”
许氏被赵夫人的目光割得脸疼,心里暗恨:不就是进宫么?在您老人家眼里,我和九娘就是那等上不得台面的人?且等着我的九娘做了郡王世子妃、再做了国丈夫人,到时别说是你这个老的,整个宁国府、成国府怕还要指望着我家九娘支撑门户呢!再则,我那两个出息的儿子春节时就能回来,等他们考取了进士、袭爵做了高官,看你还敢不把我放在眼里!
心里不平,面上还是跟着大家一道恭敬地应了。赵夫人这才放下心,先行乘辇进宫。
众人便都依次跟随在两辆辇后头步行。
今日进宫的人家也不少,此时皇后宫里已经坐了平阳侯府和河间王府的女眷。众人进来叩拜,几个府都客套地互相见了礼,皇后一同赐了座。赵夫人身份虽不是最高,年纪却最大,皇后便赐她在自己身边侧位上坐,笑问道:“夫人的身体好些了吗?”
赵夫人站起来跪下,道:“多谢娘娘和太子殿下赐的药,不然今日也下不来床的。”皇后笑道:“倒是谢谢你那个孝顺的小孙女吧。”
六娘连忙近前一道跪了。皇后温和道:“还不快将人都扶起来,我这地上虽然刚铺了猩猩毯子的,到底是冬天。”便上来四个宫女将赵夫人和六娘都拖起来,扶着在皇后身侧坐。六娘是小辈,本是坐在五娘旁边的,这一起来,宫女竟将她扶到了赵夫人跟前的一个小杌子上,恰在皇后下首。六娘连连推辞,宫女笑着将她按着坐了,六娘便拒绝不得,坐下来面对着一屋子女眷贵人,心里十分忐忑。
河间王妃、靖康郡主之女安氏笑道:“谁都知道宁国府里孩子多,今日见了,才知道个个都是出挑人物。”先将六娘好生地夸了一通,说自己见过六娘陪着和敬读书时,绣工十分地出众。又突然想起了什么,道:“赵太君能大病初愈,也是人逢喜事多,听说贵府里要办亲事了?”
赵夫人看安氏的目光是落在六娘身上的,心里便紧了一紧,还是缓缓地笑道:“这件事情王妃娘娘是怎么知道的?”
安氏道:“婆家是那么显赫的人家,您家里的女儿又早有才名,在宫中受到贵人赏识,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又笑着朝皇后道:“嫂子,这结亲的两个孩子都是您看重的。您瞧,是不是该赐个婚书?”
求皇家赐婚是天大的体面,不过一般的名门贵族现在都不这么干,这一赐婚日后就不能和离的。
这话一出,宁国府众人脸上就显出异样了。
河间王妃是什么意思?要出嫁的明明是九娘,受到宫里贵人赏识、因绣工而传出才名的可是六娘啊……
大家都开始觉得尴尬了。
六娘却紧张地满手是汗。她不知道为什么又有人拿自己的亲事说事。
再纠缠下去,若皇家插手此事,可就不好办了。
她攥着自己的帕子就要站起来说话。身子还没离开凳子,外头突有几声击掌,一位姑姑跑进来笑吟吟道:“太子殿下前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笑道:“平日钻在书房里从来不会来瞅我一眼的人,今天看见你们都来了,才忙不迭地过来了。”哄得众人都笑了。
谈笑间便见太子进来,却是穿着今日早朝上金色绣四爪龙的尨服,头戴着紫金通明冠,负手阔步走来,通身威仪气派竟不啻于一个真正的帝王。他身量又高大,这样站在众人面前给人威压极大,大家都不敢怠慢,慌忙站起来先朝太子跪了。太子朝皇后行了礼,才对众人道:“又不是大日子,都起来。”
众人便都爬起来。殿内气氛却一下子变得肃穆了,大家敛了笑意换上一张端正面孔,个个正襟危坐。
六娘和五娘等人都不敢看太子。
太子在人堆里扫视一遍,慢慢踱步过去在皇后身边的位子上坐了。皇后问道:“怎么这个时候来?今日官署没有事?”
太子道:“父皇在和工部的臣子们议事。”
众人便了然,工部尚书大人是宁国府的世子,是太子信任的人,有他在旁,太子也放心些。皇后点点头,看一眼赵夫人道:“正好宁国府的老太君因此前赐了药,今日特意进宫谢恩的。”
赵夫人又起身给太子叩拜。太子辈分小,不敢受,忙亲自托起来了,道:“不必如此客气。”赵夫人笑道:“我家的六丫头也是个没规矩的,在宫里给殿下、给娘娘都添麻烦了。还巴巴地讨药回去。”
太子道:“我看着您家里的六小姐一片孝心,对于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有什么麻烦呢?”说着一眼扫过六娘:“只是这越是出色的人,越要用心教诲,好教她日后不会行差踏错。”
赵夫人还不知道内情,只猜测太子是好心叮嘱,便道:“谢殿下吉言。”
一旁六娘却都快吓哭了,心想:太子还在为了和敬公主的事情生气啊!若是自己日后再敢行差踏错,是不是就直接砍了比较合适?
日后可是死都不能得罪太子和皇后了!再做出令这二位不满的事情,自己可就真的要死了啊!
却说太子那边等着赵夫人落座了,突然又看向六娘,朝众人道:“此前本宫赐药给宁国府,盖因着宁国府六小姐相求。其孝心可嘉,即日起敕封其为端静郡主。”说罢望向皇后:“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皇后点头道:“如此甚好。外姓的郡王、郡主都是没有封地的,只是一应份例还是照常。再请两位教引姑姑至宁国府服侍郡主。”
六娘惊得差点从凳子上翻下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