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大儒、神医(2/2)
刘杰搀扶起了二位又寒暄了几句,就叫来了程昱,命他立即建立医学院。并嘱咐道:“医学院分外伤,内伤,内科,妇科,招收学生时均免费学习。医学院的一切费用由州府负担。而且再开一家医馆,河套州百姓均可免费医治病患。”
程昱一揖说道:“主公功德!昱遵命!”随即带着神医去了。
刘杰心里踏实了,他知道大儒和神医重要非凡。
为了在大汉有名望,大儒给了刘杰必须追求,必须留住的。
管宁字幼安,一代名相管仲的后代,东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与王烈、邴原等避乱辽东。到辽东后,管宁只谈经典,不言政事,结庐于襄平附近的山谷中,使大批避难者前来投靠,不久便成村落。于是,他便开始“讲诗书,陈俎豆,饬威仪,明礼让,非学者不见”,对辽东尤其是襄平一带的学风以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曹魏政权统一北方后,中原稍安,避难者多归故土,管宁仍安然无归意。公孙康死后,因其弟公孙恭自立为辽东太守,管宁认为“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所由起”。遂携家眷浮海还乡。临行前,将公孙氏父子历年来所馈赠礼物如数奉还,以示高洁。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与王烈、邴原并称“辽东三杰”。归乡后,曹丕数次征召,固辞不受,直至终老。管宁十六岁丧父,当地人都夸他憨厚又可怜他孤身家境贫寒,于是都送给他生活用品。管宁推辞不接受赠赐。
管宁身高八尺容貌英俊,尤其胡子和眉毛很俊美。他和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结为挚友,一起到外地游学,并敬善陈仲弓。当时的人称华歆邴原和管宁一起就像一条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身,管宁为龙尾。
管宁的贤德:大中大夫管宁,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宁抱道怀贞,潜翳海隅,比下征书,违命不至,盘桓利居,高尚其事。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玄虚淡泊,与道逍遥;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中平之际,黄巾陆梁,华夏倾荡,王纲弛顿。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羁旅辽东三十余年。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韬韫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行年八十,志无衰倦。环堵筚门,偃息穷巷,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吟咏《诗》、《书》,不改其乐。困而能通,遭难必济,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宁清高恬泊,拟迹前轨,德行卓绝,海内无偶。历观前世玉帛所命,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之俦,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陈寿称赞管宁: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傅子》曰:管宁是齐相管仲之后。在辽东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
《三国;魏;管宁传》写道: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管宁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智者,对局势的敏锐超出诸葛亮甚多,更加重要的是,管宁深知自己的长处、短处,终身未出仕,而作为青州大教习、他享有至高无上荣誉,在青州是不王而王...世人尊为‘龙尾’。
这等大儒,刘杰岂能放过?请来刘杰的辖区,无论做什么,都会招引无数才俊……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