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628章 明军在东非高原

第628章 明军在东非高原(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姐姐是校花 乱斗水浒 穿越三国帝国系统 洪荒之都市绝世创造 花都最强医神 超级医圣在都市 霸道总裁以身试爱 亲兵是女娃 都市之仙尊归来 玉帝分了我一块地

在割掉了卖乔虎的舌头后,国王吩咐,将他喂了他驯养的狮子。

国王说:“这种王八蛋,养着就浪费粮食。”虽然,柳亦菲一向看那孙子不顺眼,但万万想不到国王会这样干净利索的将他干掉。

国王伊德里斯,还在大明的奴隶中挑选了十名女子作为妃子。当然,包工头张黑前的这些女亲戚,是享不了什么福的,她们被爽完后,就会直接喂狮子。

柳亦菲回到了商队的营帐之内,她拒绝住在库卡瓦城。

晚上,正当国王伊德里斯享受的时候,柳亦菲悄悄的将5000摩尔骑兵,5000大明骑兵都叫醒。

一万大明骑兵,拿着武器,偷袭了库卡瓦。

库卡瓦城内,有四万黑人部队,不过他们大多是拿着长矛吗,这些人能徒手杀死狮子,不过在大明的火器面前,他们也只能束手无措。

风卷起了一狂沙,大明将士步枪在射击,摩尔人的刀剑在欢快的舞动着。柳亦菲指挥着三千名大明士兵冲进了国王的宫殿。大明的武士将黑人守卫驱散和杀死。

光着身子的黑人国王伊德里斯被活捉,到天明的时候,四万黑人大军全被歼灭。自此,乍得地区就进入了大明的势力范围。

柳亦菲留下八千人镇守库卡瓦城,其余两千人跟着她前往豪萨地区。

她束了束战甲望了一眼远处的库卡瓦城,大明和摩尔骑兵已经控制了乍得湖附近的所有部落。

从历史的角度看,加纳-马里-桑海三个西非“帝国”历史,可以统称为西非的“黄金帝国”时期。

除了向撒哈拉产盐区渗透以外,更多的西非产金区也在黄金帝国时期得到开发,其中最著名的产金地有两处洛比、阿散蒂,后者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加纳西南,前者则位于加纳与“布基纳法索”相接地带。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加纳、布基纳法索,看到两个叫作洛比、阿散蒂的民族。不过这些产金区并不在三大黄金帝国直接控制,而是受当地的部族政权即使酋长国管辖。

对于一个以贸易立国的政权来说,并不一定要直接控制资源产地,重要的是你有机会垄断贸易线。就跨撒哈拉贸易的特点来说,控制撒哈拉地带与萨赫勒地带的交接处至关重要。然而随着贸易线的不断深入,即使是势力范围最广的桑海帝国,也很难做到对贸易线的垄断了。毕竟萨赫勒地带横贯整个北部非洲,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并非是通往黑非洲甚至西非唯一选择。

随着三大帝国的垄断力增加,更靠近黑非洲中部的贸易线也逐渐被打通。能够对接萨赫勒地带的大河流域,是成为贸易中心乃至建立强大政权的最佳地点,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开发就是成功的案例。那么以尼日尔河以东还有哪条重要河流,可以支撑贸易线的答案并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个湖泊——乍得湖。

从地理结构来看,乍得湖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缘分割点。所谓的西非地区,东部一般是以乍得湖为界,向东则被划入中非范畴。今天的乍得湖也是尼日尔、尼日利亚,以及乍得、喀麦隆四大行政区的交界点。前两个地区属于西非板块,后两个国家则归类于中部非洲。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中非”这个标签,已经被前身为中非行政省所注册。

今天的乍得湖位于萨赫勒地带,湖区年降水量只有200-500毫米。很显然,它需要从整个盆地区及四周高地来补水。然而,以乍得湖横跨三个气候区的整体结构来看,你很难指望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以及半干旱的萨赫勒地带,能够为乍得湖提供多少水源。真正能够依靠的,只能是来自南部热带草原区的河流。这其中发源于中非境内,透过乍得西南部,并最终在尼日利亚-喀麦隆交界处合流注入乍得湖南部的沙里、洛贡两河,就占了乍得湖水源的三分之二。

由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雨、旱两季降水差异巨大,乍得湖水的水域面积也变化很大。

如今,乍得湖雨季的面积有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大明本土最大湖泊“青海湖”的面积。不过在撒哈拉还是温润森林地带时,能够四面补水乍得湖,湖域要宽阔的多。高峰期能够达到将近40万平方公里的湖面,这相当于大明湖广省的面积。那时,它不仅能够填满整个乍得盆地,还能够溢出并通过上游河道,与西面的尼日尔河、东面的尼罗河流域连通。这一时期的乍得湖也被称之为“乍得海”。

与欧洲地势皆然相反的是,非洲是一处以高原地形为主的大陆。这片高原大陆内部高低错落。乍得湖及其周边低地区,就是一片被高地包围的地质凹陷区。这些高地计有:北部位于撒哈拉腹地,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尔-乍得四国相接地带的阿杰尔高原、阿哈加尔高原、提贝斯提高原;东、西部则为同处萨赫勒地带的阿伊尔高原(尼日尔中部)、萨赫勒地带的“达尔富尔高原”(苏丹西南),以及南部热带草原地带的乔斯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尼日利亚境内)。这个包含乍得湖在内的凹陷区,被称之为“乍得盆地”。

即使在撒哈拉气候进入干旱期后很长一段时间,乍得湖在丰水期依然能够与东西条大河相通。这使得源起于中西非地区的黑皮肤“苏丹尼格罗人”,有机会沿水岸迁徙至尼罗河中游的东苏丹地区,与在下游建立古埃及文明,并沿尼罗河南下的闪含民族发生碰撞,开启东非的种族混合史。在撒哈拉地区沙漠化后,湖面大幅缩小的乍得湖也不再有自然连通两端的作用。不过即使如此,淡水湖属性的乍得湖仍不失为一片水草丰美之地。

作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湖,乍得湖的淡水属性并不常见,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个奇迹。果乍得湖是一个终端湖的话,那么它的盐度上升就是必然。除非它并不是一个终端湖,而是一个中继湖。

乍得湖并非乍得盆地的最低点,在它东北部约400公里,靠近乍得、尼日尔边境处有一片海拔更低的“博德莱洼地”,前者海拔低点约在270米,后者则仅有155米。通过地下岩缝,乍得湖水最终得以渗排向博德莱洼地,并使之实质成为一个中继湖。只不过,由于博德莱洼地的位置,已经进入了撒哈拉沙漠,高蒸发量使得我们无法在此看到宽广的水域。

乍得湖的淡水属性,使之具备了聚落人类的功能。然而真正使得生活在乍得湖区的土著部落,有机会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展现风采的,还是它位处萨赫勒地带南部的地缘位置。

当西非黄金帝国之名逐渐为北部绿教世界所知时,那些从埃及、利比亚方向而来的沙漠商人,可以选择先进入乍得湖区,然后再西入尼日尔河流域,或者“黄金海岸”。同时,在贸易线向中部非洲纵深渗透之后,即使是来自马格里布地区的商人,也可以选择绕过黄金帝国的控制区,直接以乍得湖区为中继点,向南开拓市场。

另一条凸显乍得湖地缘地位的贸易线,是经由西非通过东非的贸易线路。尽管乍得湖不再直接连通尼日尔河、尼罗河了,但在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萨赫勒地带之后,萨赫勒地带的横向常态交通就已不是问题了。分隔尼罗河水系与乍得湖水系的分水岭,是达尔富尔高原。

对于来往乍得湖与尼罗河中游的商人来说,达尔富尔高原就是他们的中继点;而放在东西非贸易的层面来看,充当地缘枢纽的就是乍得湖了。

这时,大明不仅仅拥有了撒哈拉的黄金,还征服了乍得地区。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