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张都监(1/2)
yy完毕,扭头看了施恩一眼,他笑脸相迎的道:“大人神武!”
高墨涵迟疑片刻,微微一笑道:“沧州还远吗?”
“回禀大人,不远了,往前三十里就是沧州城。”施恩恭敬的道。
“进入沧州要不要穿盔甲,沧州大人会不会来打架?”高墨涵道。
“做大官的人一般都很稳重。”施恩尴尬的道。
高墨涵点了点头,不在说话了。
说起打架呢,敢打高墨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陈朝中有人。
打了一架,现在形成了为妙局面。他不敢随便弹劾高墨涵,而高墨涵也不方便直接去告状他黑税。
有个问题高墨涵十分想不通,快活林其实没多少商税,依照大宋岁率,也就每天几十贯的样子。至于盐酒税是另外的口进出,他们黑不了。
每天几十贯,值得陈县爷和高殿帅的儿子pk一场吗?
又回头看了施恩一眼,或许这小子有什么隐瞒……
距离沧州五里地,沧州推官老远举着牌子把禁军挡住。一步不准前进,违令者斩!
这是规矩,谁也不敢违反。高墨涵只得下马,交代诸多事宜后,带着李双、徐宁、梁红玉小萝莉、林冲等人进城。
其余人马在城外五里驻扎,饭食由沧州城供给,谁叫他们要行使权利。有个不变的规则是,有权利,就有义务。
理论上这只军伍除非有皇帝和枢密院的特别指令,否则路过沧州,自动成为知州下属。主将是知州事,徐宁只是副将。
大宋就这德行,所有军旅的将官实际上都是副职,掌印的主将是文官,也就是知州知府这类人。如果那一路设有帅司,那么兵权就在帅司手里,比如种师道目下就是秦凤路帅司的掌印,叫经略安抚使。
偶然想到种师道,高墨涵接着想:
童贯如果真的回朝、西夏使节来访之后,永兴军路经略使陶节夫可能会回京,这可不好。
老陶其实也算个能臣,银州就是他打下来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是蔡京的嫡系,双刃剑。这种人不好意思下死手整,不好意思施展大奸臣术谋害,但是不整倒的话,蔡京的触手就太恐怖了,对谁都是威胁。
现在就看赵挺之相爷以及刘中书的手段了,他们如果能把陶节夫定死在永兴军任上,守边保土,不涉中枢,那就是最好结果。妈的能臣就应该去边关效力,京城自古以来乃是奸臣的地盘,老陶瞎掺和个什么。
知枢密院事张康国也是个废材中的战斗机。刘逵迟早要被一脚踢飞,同知枢密院事的位置是留给曈贯此阉人的。
目下就看张叔夜能否取得官家垂青。如果老张再出点政绩让官家高兴,就有可能把梁子美定死在北京留守任上,张叔夜出任中书侍郎(近似副宰相)的话,就能节制住老蔡祸国殃民的举动。
不好的在于,张叔夜一但离任开封府,高墨涵的事业各方面就面临被压制。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