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情长(自为序)(1/2)
我以中心思荡荡,故铺纸笔写情长。
自八月份至今九十多天,终于将白未晞和陆彦之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其实此前我也曾提笔写过,言情**、穿越同人,基本每个年级,本子上都有一些残篇。
既然是残篇,那么就代表,以前的文全都没有写完过,或是才思枯竭,或是时间不继,或是激情退却渐生倦怠,所以,这一本是唯一一篇我坚持写下来并写完了的。看着页面上出现的二十多万字,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虽然在网文里,这个字数并不算多,然而那么多个日日夜夜的构思敲打,频频记挂,这二十多万字里,字字是心血,字字是情长。
有这个故事其实是偶然,高三的时候就动笔写过,大概两三万字,弃坑了,后来几经辗转,连稿子都找不到,只暑假偶一回突然想起,才觉出了些许遗憾,很快,这种情绪就消散了。
接下来就是大学,兵荒马乱的大一生活一度让我非常茫然,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邀我一起写,我心思一动,欣然应允,而暑假又因为要参加一个研修营,所以迟迟没有动笔,知道八月中旬学习结束,才开始行动,但,恰恰是这个研修营,促发了这个故事。
之前说过,这篇文高三就写过,本意就是想写两个念中文的人如何浪漫的谈一场恋爱,最初的构思也不过是简单的十万字,然而这个研修营,却促使我将这个故事不断完善,更注入了一些情怀的东西。
研修营的主题是国学,而我们学习的重点在于孔孟之道,在中哲。
同女主一样,我一开始也非常不喜欢经学,老学究板着面孔说教有什么好看的?唐诗宋词多么浪漫,然而经过那段时间的学习,我渐渐认识到了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的真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即使不追捧,也应该正视。
所以我想啊,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她才华横溢,明于诗书,然而对中哲这一块却十分逃避,而恰恰出现了那么一个人,他博闻强记,君子端方,引导她去认识那些她曾深深拒绝的东西,而两人也因为同样的爱与志趣走到了一起。所以,有了白未晞,有了陆彦之。
然而这些学习内容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似乎,这和我理解的国学有些不一样?我一度非常矛盾,乃至产生怀疑,甚至想过,是不是照这样来说,国学的归宿只能是哲学?所以,又有了女主的困惑,我希望借她的口来表达出我的思考,也希望借男主的口,来说明我的想法,实现思想上的对话,尽管有些观点过于浅薄,但我需要这样的说法。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