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十大名剑细表(1/2)
千面口中所说的“十大名剑”不过是江湖中人编纂的一本《名兵谱》,排在前十的便是那“十大名剑”。而周骏惠的“冤吾刀”仅排第六,千面的“风邪扇刃”排在了第九。编纂那本《名兵谱》的究竟是依何而排名,众人不知,却使的《名兵谱》自问世以来,人人争相传阅,因此“十大名剑”才被人所知。
且说《名兵谱》中对“十大名剑”都有详细的记载,就连对剑鞘等细小之物的描述,都知之甚详。仿佛作者亲眼见过“十大名剑”一般。众人纷纷猜测,《名兵谱》的作者很有可能是一名铸剑师,“十大名剑”便是由他所铸,因此才能对“十大名剑”如数家珍。可惜,闻听那《名兵谱》作者已逝,这个问题也就再也没了答案。
要说“十大名剑”都是哪十把剑?首先就要先澄清一个误会。“十大名剑”并不全是剑,就像周骏惠所持的“冤吾”,乃是一把宽刀,千面所持的“风邪”也不过是一把可以自由拆合的短匕。只是《名兵谱》上收录的多是剑,众人便宜称呼,便以“十大名剑”来统称排在《名兵谱》上前十的兵器。
排序自一到十,不知是按照何种方法来推断兵器的好坏。这排在最后一位的兵器乃是一把箫,名唤“恶名”。江湖中人多有不解,箫本是一把乐器,何以成了兵器,并且还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若是有细心的看官想必早就猜到,当年武林正道诛杀魔教老教主之时,那严氏兄弟中严闻黎所持,不正是一把长箫。没错,那长箫正是《名兵谱》上排名第十的兵器“恶名”。自那一战后,严氏兄弟俩在武林之中声名鹊起,随之他们所用的兵器也被有心之人指认出乃是《名兵谱》前十的兵器。“恶名”之所以为恶名,想来也是《名兵谱》的作者认为,长箫本是风雅之物,用来杀人实在是血腥残忍。盖因如此,“恶名”才被排在最末。
第九大名剑,不消说看官们也知乃是千面所持的“风邪”。它的全名为“风邪扇刃”,形态颇为奇特,打开本是一把铁扇,按动扇柄上的机括便有短刃从扇面之中伸出,每一柄短刃还可以自由拆卸下来,又成一把短匕。灵活多变,纤巧玲珑。
千面此人在江湖中荡迹多年,因此才得了个“千面毒物”的称号。只要与“毒”这个字沾染上半分关系,自然是说此人“心肠毒辣”或是“手段狠毒”。况且千面善施毒、暗器等不入流,且为君子所不齿的阴私手段,因此一把铁扇短刃自然也不会入得《名兵谱》作者的眼。排了第九,还被冠上了“风邪”的名号,自然是江湖中人人闻风丧胆,不敢接近。
排名第八的兵器,据说江湖中少有人见。众人纷纷猜测第八大名剑可能随着上一任的主人深埋了地底,也有人说,第八大名剑是被哪个不世出的高人所持,之所以不为人知,不过是那高人不愿出世罢了。既然不知,咱们就先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说这排名第七的兵器,十分有趣,见过的人都说这是“十大名剑”之中最好看的兵器,一条红绫。前文所说,“十大名剑”并非全为剑器,这第七名唤“鸾动”,不知何年何月出现在江湖之中,见过的人们都说是由一位女子所持。那女子善舞,尤擅舞动一条红绫,做飞仙之状。但凡是见过那舞之人,无不被女子的舞姿所惑。
据传,被那红绫所弑之人,脖间会有一条红痕。富有经验的仵作验尸过后便说伤痕窄窄细细,微微渗血,非是勒死,乃是被细小的兵刃所伤。众人才知那红绫之下还隐藏着一些细小的兵刃。只是“鸾动”的主人从不将红绫轻易与人参看,众人便无从得知其中的奥妙了。后来,此女在江湖中销声匿迹,据说是寻到了一位如意郎君,嫁人去了。红绫也就随之消失不见。
紧接着,第六冤吾便要细细说起了。众人只知这冤吾刀为周骏惠所持,但冤吾刀成名之时尚在周骏惠之前,那便不得不追溯到冤吾刀上一任,乃至上上任的主人。“冤吾”也被称为“将刀”,顾名思义,将军所持之刀。不论是周骏惠还是上任主人,乃至上上任。皆是负有将军之名的人才配有此刀。“冤吾”自铸成之日,便饱食了侵略者的血肉,因此刀中戾气极重,那红芒便是佐证。非是心志坚定与一身正气者,不可触摸此刀,否则便会被刀中戾气所侵染,心智受损。
有人便会发问,为何这么一柄正义之刀,为何会有“冤吾”这么一个闻之深觉悲壮之名?盖因“冤吾”自出世之日起,几经易手,皆是在沙场之中积累下赫赫功名的将帅之人。可惜,“冤吾”终究是杀戮之刀,戾气太重。所持之人终会被刀身之上的戾气所染,最终会变得好大喜功,又有甚者,开始觊觎那无上的皇位。可以说,每一位“冤吾”的主人,下场均是凄惨。有被上位者赐死,有被幽禁至死……众人皆认为“冤吾”乃是一把不祥之刀,实则那些因戾气而改变了心智之人,不过是因自己心志不坚,再加上戾气将主人的贪功想法无限放大。做错了事的明明是人,却让一把刀来背负罪名。“冤吾”之名实则“名副其实”。
说罢“冤吾”,便是排名再前一位的“凌霜剑”。“凌霜剑”在《名兵谱》中排名第五,本是一把中规中矩的兵器,不管是做工还是用材俱是采用极好,其实也不过如此,照理这样一把剑是在够不上“十大名剑”之列,可是由于其所持者的用法,就足以“凌霜剑”占据“十大名剑”中的一席之地。“凌霜剑”固然平庸,但若是会使用,才是它能真正发挥效用之时。
“凌霜剑”乃是一把阵法剑。何为阵法剑?众所周知,布置阵法者都会设置一处阵眼,作为魇镇、破阵之用。这“凌霜剑”的前主人正是一位通晓阵法的高手。“凌霜剑”铸成后,辗转到达这位阵法高手的手中,高手本也是嫌弃这剑平庸,正欲丢弃之时,却发现这剑气与自己所布置的阵法相互呼应。欣喜之下高手便将此剑设置于阵眼之中,作为魇镇之物。不曾想,那阵法竟困得诸多高手只进不出。阵法高手自觉寻到了宝物,一把剑居然能使阵法强大如斯,由此“凌霜剑”的阵法剑之名才渐渐声名远播,《名兵谱》上才有了一席之地。三毒得恒王殿下府中有高人所部阵法,魇镇之物,正是这把“凌霜剑”。
“凌霜剑”固然厉害,却也只能限于在阵法之中配合使用。这时就不得不再提排于“凌霜剑”之前的名剑。第四大名剑乃是一柄细剑,多数适合女子佩戴使用,因此得了一个“**”的名号。没错,正是孔其琛所佩之剑。“**剑”特点“软”、“细”,剑鞘也是配合剑身的特点选用了软牛皮所制,正适合佩剑之人绕于腰间,既可做装饰之用,也可在出其不意之时出剑,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或许众人会觉得这剑并无多大用处,毕竟做装饰之用的剑能有多大威力。可是,众位别忘了,历来佩戴“**剑”之人,所要修习的乃是“九曲至圣功法”。剑与功法相互照应,功法越强悍,“**剑”所发挥出的实力就越恐怖。照这一特性,就足以使得“**剑”傲视群雄。
“**剑”尽管厉害,却也不是无坚不摧,端看用剑之人得实力如何。再看“**剑”之上的名剑,“公明”。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梁美宰相,祝翕祝相爷所持的兵器正是这把“公明”。“公明”全名为“公明尺”,“尺”不似刀剑,无背无刃,四四方方,乃是一钝器。相传“公明尺”为九龙之子“狴犴”所化。“狴犴”又名“宪章”,是瑞兽龙的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那“公明尺”之上便蹲着一个似虎似龙的饰物,正是狴犴的化身。
这“公明尺”也似那“狴犴”一般,能辨明善恶。遇善人,不伤性命,遇恶人,见血方收。祝翕乃是朝廷官员,明辨善恶,主持公义,有了“公明尺”在侧,更是如虎添翼。
“君子剑”排在《名兵谱》中第二,正是严闻天手中那把斩除了魔教老教主,使武林正道人人心悦诚服的兵器。之所以名为“君子”乃是由于此剑无心。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