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全力营救(1/2)
忙活了一上午,赵培荣自己其实比勇哥收获也多不了多少。溜溜在道台府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被人告知周道台进京了,昨个才走的,估计最快也得三天以后回来。
赵培荣听了脑袋都蒙了,三天?他们怎么能等得了三天啊!见不到周道台,赵培荣不甘心,有找了道台府的其他人,一来自己跟他们不熟,二来这些人可能也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之是他们听了除了同情,也给不了什么有建设的意见。
眼瞅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事儿别说进展了,就连个头绪都没有,赵培荣急得浑身冒汗。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师爷帮他把事情的前前后后捋顺了,让他觉得有了方向,心里多少踏实了一些。
师爷的意思这事道台大人出面肯定能有个比较好的结果,但以他的经验看,欧阳钊不是一般的小孩子,他的家世、财力背景可不一般,这么分析看,衙门这么搞,没准还就是找个茬讹点钱。
赵培荣觉得豁然开朗,真是光顾得着急了,怎么就没想到这儿呢!师爷是个热心的人,见赵培荣不住地点头,便继续点拨他,告诉他这事得分几条腿走,一方面找人打探他们究竟想干嘛,另一方面,他建议赵培荣赶紧去找个像样的状师,写个状子,等周道台回来就赶紧呈上去。比他这么红口白牙的说有更能直切要害。
赵培荣觉得自己好几个小时的功夫总算没白费,忙着道谢。就这功夫,师爷又想起什么来了。
“这个小孩的父母,是不是当初八国联军炸咱天妃宫的时候,为了救人死的?”
赵培荣连着点头。
“是,就是。他爹叫欧阳示礼,是大马的商人。他在咱大直沽做过的善事多了去了,就连天妃宫门前的那条路都是他出钱修的。“
师爷一拍手。
“那就这么办,如果他们只是讹钱,民不与官斗,破财免灾,该花的就花,顶不济找个中间人给说说,价钱公道些。如果真有些什么短攥人手里了,一方面呢,你找大状,该怎么写状子怎么写,另一方面呢,找那些得过他欧阳家济的百姓,联名给衙门写请愿书,要求衙门看在他父母对大直沽一方百姓有恩的情面上,法外施恩,放了那孩子!”
见赵培荣有些懵,师爷继续说:
“我帮你总结一下啊!一个小孩子,能是什么乱党,充其量胡说几句不该说的话罢了。但既然他们能抓人,就不可能完全没凭没据,所以你们该花钱花钱,面上的事更要做足了。不能光指望着喊冤让道台大人给你们平反,如果能给巡捕房个台阶,让他们下,对孩子,对你们都好。你说对不对?”
赵培荣真心实意地给师爷鞠了一躬。若不是有师爷给指道,这事办起来指不定得走多少的弯路呢!
但家里的几个人眼巴眼望的,那心思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就是你什么时候去接钊钊?下午?晚上?不会是明天吧?!于是赵培荣一肚子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了!
生命其实总是祸福相依,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好与不好之间,全在于我们是否保持生命能量,全局地考量观察,看到任何发生有助于我们的那一面,并且善加应用,顺势而动。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啊!赵培荣喝了口茶,内心平静了一些。默默地跟自己说,也许唯有我们学会有觉知地活着,方能看清每一个发生的事件,背后的真正意义。超越好坏,找到生命向好的那扇门,找到踏进那扇门的台阶,或许就把生得希望带到了亲人的身边。
“区叔,静静她娘,钊钊在里面多呆一个小时,就多一份凶险的道理咱都明白。可问题是,这事它还就得一步步的办。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咱必须稳住了。我去道台府,没见到周大人,可彭师爷给我出了主意,我觉得挺好。我给你们说说——下午还有好多事要做,咱们坐下边吃边说。”
赵培荣站起身坐在了餐桌前。他镇定的态度让在座的人们心里踏实了少许。
“都来吃饭。晓刚,帮着二婶给大伙盛饭。这些天要做的事情多了,为了救钊钊,我们必须吃饱了。关键时刻,谁都不能添乱。”
易勇第一个过来坐下。过了小半辈子,赵培荣该受的罪一个都没躲过去。易勇心里明白,苦难来临时,只有坦然面对,才能在苦难中战胜自己,走出苦难。如果过于惧怕苦难,不敢面对它,那么必然会导致在苦难中放纵自己。这种放纵无疑是错误的,这样的人生无疑也是怯懦的。
人这辈子,真的是没有享不了的福,同样,也没有受不了的罪。易勇拿起筷子,先给赵培荣夹了点菜,然后端起带头吃了起来。
赵敏启也跟着坐下了,有样学样,端起碗大口的吃着。虽然如同嚼蜡,但他一直在跟自己说,爹说得对必须吃饱了,吃饱了才有劲儿去救救钊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