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过往的伤痛(1)(1/2)
赵敏启的话说完了,房间里一时间一片安静。周学熙半天都没说活,想了一会儿便吩咐随从拿了两本崭新的《东游日记》,在扉页上写上了赵敏启和欧阳钊的名字,写上了“惠存雅正”的字样,签名盖印,然后非常郑重的递到了赵敏启和欧阳钊的手上。
“能认识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希望你们能早日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
道台大人的谦虚气度,让赵敏启和欧阳钊万分感动,双手接过书,真诚地向他施了大礼。
与周学熙相识,让赵敏启和欧阳钊终生受教。直到他们长大成人,有能力担负家国重任的时候,周学熙依然是他们的良师益友,给了他们很多的教导与帮助。
跟周学熙分手以后,赵敏启和欧阳钊的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去。俩人一商量,决定不坐车了,反正今天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就这么一直沿着海河,边聊边走,聊个尽兴。
虽然五年间两个人的联系从没有间断,但好多事情彼此并没有交流的那么彻底,起码欧阳钊一直想知道,赵敏启为什么学业还没结,就跟着爹进了厂,学起了做生意。虽说赵敏启并没有因此耽误了学习,可家里有易勇,有赵培祥,干嘛还要他这么辛苦?今天,赵敏启所幸就打开了话匣子,把五年来的事一五一十跟跟欧阳钊讲个痛快。
“钊钊,你还记得大火以后,代表比国人到咱们这儿来圈地的那个王八蛋旗人吗?”
欧阳钊点点头:“当然记得,叫那赫多。”
“就是他。那时候,直沽的烧锅刚刚有些起色,大伙生计也刚有了些着落,这个王八蛋又来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炎热了,赵敏启和欧阳钊走出了汗,也觉得有点累了,便找了一棵树靠着坐下。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但这一刻,赵敏启重新提起这些过往,心情依旧是很沉重的,那些曾经的伤痛再被揭开的时候,赵敏启才发现,自己真的没有象自己想的那样,早已放下,并不在意了。
是,就是那个曾被大直沽百姓赶跑的洋奴才那赫多,他又来了。这次他依旧是洋装着身,手里还多了一支文明棍。不过看得出来,他的身份显然不比从前了,坐一辆招眼的马车,身边还有了两个随从。
可能是接受了两年前的教训,亦或是为了表现他受西方文明影响,有了所谓的绅士风度吧,总之再来大直沽,那赫多表现得不像上次那么张狂,与人交谈态度和善彬彬有礼,纵使矫揉造作令人作呕,但毕竟没人好意思跟一个客客气气说话的人甩脸子把,于是,他很快就在人们的指点下,找到赵家的酒厂,见到掌柜赵培荣。
对这个那赫多,赵培荣自然比大直沽的其他人还多了一层芥蒂。当年在裕禄总督府门口发生的事,想必赵培荣没忘,那赫多也没忘。当初那赫多的眼神多么的怨毒,赵培荣至今都记得。
心有芥蒂,并不代表赵培荣怕他,或是会无礼待人。那赫多用西方的礼节和赵培荣握手致意,说有公务要和赵老板谈。赵培荣自然也是笑脸相迎。厂子里没有像样的地方,赵培荣客气地请那赫多到了府上一叙。
到了赵家,赵培荣礼数周全地把那赫多请进了堂屋。那赫多让随从也跟着进来,并吩咐他们站在自己的身后。赵培荣对他的这个举动多少有点反感,但却没有表现出来。
那赫多倒也没多废话,简单寒暄几句,就递上了名片——比利时领事馆工部局常务理事那赫多。
赵培荣从看到他的第一起,就知道这小子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来了,没按着好心,更没好事,如今还亮出这样的身份,怕是来者不善吧!不过就算来者不善,赵培荣心里也还是踏踏实实的,倒不是觉得自己财大气粗看不起人,只是想着赵家一向规规矩矩做生意,连朝廷的人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一个比利时的工务局能折腾起什么浪来!
亮完身份的那赫多见赵培荣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开始装出来的所谓教养和矜持也坚持不住了,气指颐使地说明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要钱的——替比利时政府征收大直沽的酒税,价码一出,赵培荣也无法镇静了,其横征暴敛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税率竟高达原先直隶府订下的苛税率的三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