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2)
玉致看了万灵一眼,见她面上是实实在在的不喜,于是问道:“为什么?”
她记得万灵与锦玉并没有接触过,关于她与锦玉之间的瓜葛,现在想想,真正知道的人并不多,她的不喜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万灵心中冷笑,当年逍离峰上的事她不在场,后来从当时在场的弟子们询问的时候,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只说看到玉琢拖着锦玉,尔后自己掉了下去。
而据当时锦玉对还是太子身份的玄华的说词却是,玉琢不愿意交出从她那里偷来的灵珠,还气愤的出手推搡她认为自己污蔑了她,她气愤不过,才出手与她拉扯,拉扯间,玉琢自己不小心坠了崖。
当日的弟子们大多认识玉琢,却没有几人认得贞荣寺的锦玉。
两人容貌相似,众人除了觉得惊讶外,更多的想法都是认为两人不过是为了争抢灵珠而已。
而当时太子很激动,小安子便迅速的遣散了青云院的弟子,只留下宫中的一些奴才和侍卫。
等后来从逍离峰上下来后,太子便强行压制了此事,任何人不得再议。
锦玉很快被接走,从那一天开始,万灵就没再见过她。
而随着太子的刻意封锁,随着太子两年后成了皇帝,当年的那些弟子也慢慢出师各奔前程之后,逍离峰之事几乎不再被人提起。
它与锦玉一起,成了皇帝的忌讳。
所谓忌讳,掩盖的无非就是不想让人知道的真相,不想让人发现的内心秘密。
别人可以不提,可以忘记了这件事,万灵却不会遗忘。
她与玉琢一起,曾经在七师父教习院的墙头真切的见过锦玉。
她当时只是纯粹的惊叹,而后来,当她知道与玉琢坠崖后,又从在场的弟子口中打听出锦玉的说词后,她就心生了疑惑。
玉琢平常就是脾性最好的人,从未与人动过手,即使是为了灵珠,也不至于冒着危险在悬崖上与不相熟的的人拉扯,况且锦玉的说词并不可信。
因为她太了解玉琢了,她们确实偷了灵珠,以玉琢的脾气,一定会理直气壮的而说一句‘我就是偷了,你能把我怎样’,而绝对不会说锦玉污蔑她,更不会因为这一点与锦玉动手。
万灵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两人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
她不知道是什么,那个时候她每日每夜的只顾着担忧师兄的生死,忽略了玉琢的事情,等后来才记起玉琢神情憔悴,眼睛红肿,又听萧炎说起他曾看见她在自己院子门口哭了很久,大抵是与太子吵了架。
玉琢孤身一人,并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如此伤心,不用多想,她也知道肯定是为了情。
而为什么突然之间,一向知足不多求的玉琢会与太子吵架,还伤心至此?
她想到锦玉的脸,想到锦玉的身份,又记起大师父曾经说过,太子身边的人曾打听过锦玉的事,再想起灵珠最后归了武艺平平的锦玉……
这些全部结合起来,她以一个女人的直觉,自己下了定论。
而这定论,让她心凉,让她替玉琢难过的无以复加。
她和师兄一心相待无比怜惜的小师妹,难道竟成了别人的感情替代吗?
而之后随着太子对锦玉外嫁之事的拖延,她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太子不过是因为不能得到锦玉,便将玉琢当做锦玉对待而已。
而玉琢一定是知道了真相……
倘若玉琢对太子没有什么心思,即使知道了真相,也最多调笑一番,可她偏偏对太子动了心用了情。
而最后她到底是情绪激动以至于不小心坠了崖,还是因为心如死灰而坠了崖,万灵无从得知。
万灵只知道,玉琢终归是不在了,归根结底的缘由与皇帝和锦玉脱不了干系。
不管锦玉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即使她也是无辜,万灵也止不住自己对她的不喜。
而这些想法,她没办法告诉任何人,更不能告诉师兄,她宁愿师兄一直内疚着,也不想看到师兄做出些没法阻止的冲动之事来。
现在听到玉致问,万灵想起这些旧事,只觉得又是叹息又是悲愤:“直觉她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不喜欢。”
她不想再多说什么,加快了步伐,玉致不言不语的跟在她后面走着。
两人默默的走了一段,万灵心绪平复了些,这才转过来看玉致:“也真是奇怪,我也告诉过你你与我那小师妹也挺像,为何你只问锦玉,却从未问起过我小师妹的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