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除夕祭佳人。(1/2)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一;春节,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欢乐的习俗,犹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大姑娘翩然而至。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上下,喜迎新春。祖国的山山水水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你看,那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春联,书写着祖国的繁荣昌盛;那一盏盏大红灯笼,表达了人们欢度新年的喜庆;那一声声清脆的爆竹震耳欲聋,预兆着来年的丰收。
虽说放了寒假,可洪峰一刻也没闲过。这些天,他帮村民书写春联常常熬到深更半夜,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他的书法虽比不上名家真迹,可在方圆十里八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自小他就非常喜爱书法艺术。她母亲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给他买来了许多种临摹字帖。诸如王羲之,柳公权-----等;还有司马炎的钢笔字帖。因他最喜爱王羲之的楷书,所以练得一手好字。你看,他为村民们写的一幅幅春联,结构严谨,笔锋苍劲有力。彰显了一个书法家的特色。虽然他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可他也因过度劳累,感到体力不佳。终于,他在繁忙之中迎来了除夕。
大年三十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中原地带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现在已经取消。而在民间最重要的活动要数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了。
现在除夕,商丘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中原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除夕之夜尤其是要吃团圆饭,许多地方把除夕吃饺子叫做“年夜饭”。这自然不错,但商丘人不这样说,而叫“团圆饭”。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客厅或厨房,包饺子、侃大山,共度除夕夜。不管你年龄大小,不管你成家与否(出嫁的女儿例外),也不管你在天南地北,都要来到父母身边,共度此宵。
洪峰记得小时候妈妈不让他睡觉,说是等着凌晨后鞭炮响过。他几乎*都没睡觉。
今年的除夕之夜,他是在自责之中度过的。
他坐在桌前,神色黯然的又读起莹莹那封永别信。
洪峰,在过去的交往中,不是我对你无情,而是我性格内向,加上深受封建礼教的束栓---------在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框框里,我疏远了你,使你未曾感受到温暖。因此,你给我退婚,我一点也不怨你,也不恨你。
洪峰,你知道吗,我对你的爱有多深。时常做梦和你在一起。梦中呓语,哭喊着你的名字,几次把父母吵醒。一次醒来,发现枕头哭湿了半边。为此,我写下了一首诗,题目叫《伤悲》
眼里含着泪,
心境更伤悲。
爱情的风雨,
使我的面容更憔悴--------
为了你--------心爱的人啊,
我愿付出更多的伤悲。
问嫦娥,
夫君身影何时归?
呜呼,有多少愤怒,有多少恩怨,至今日都化作狂风暴雨涌心间;泣鬼神,问苍天,我们为何不能配姻缘?究几何,封建礼教把我们拆散。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