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水中明镜(上)(2/2)
“嗯。”薛素素神情温和了不少,道,“是婉儿。本是要加杏花的,只是婉儿碰不得杏花,偏又喜欢海棠花,今日她来,便准备了海棠。”
“她来了?”英宗放下茶杯,看向薛素素,问,“她在哪儿?”
薛素素微微一顿,随后温声道:“这会儿还在臣妾宫中待着,臣妾让人请她过来,可好?”
薛素素观察着英宗的表情,见他微微点了点头,神情中甚至带着些许急切,淡淡一笑,转身吩咐贴身宫女翠鸾去请李清婉。
等到李清婉来到太和殿后,薛素素收拾了茶盏,对英宗道:“皇上,臣妾宫中还有事务,先告退了。”
李清婉对上薛素素的视线,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等到殿里只剩下两人时,李清婉走到书桌旁,平静地拿过墨锭磨着墨。
“怎么入宫了也不和朕说?”
李清婉唇角弯起,颊边浮起浅浅的酒窝:“皇上这几日忙,清婉不敢打扰。”
“在你看来,朕没一天是闲的。”
“皇上为天下万民操劳,自然忙碌。”李清婉手中动作不曾停下,墨锭在墨盘中划出悠扬的弧线,点点墨色融入,越来越深邃,问,“皇上喝过果子茶了?姐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嗯,宁嫔手艺不错。”英宗看着她磨墨的动作,问,“经常磨墨?墨调的不错。”
李清婉动作一顿,下意识想起以往为傅承宣磨墨的场景,果然是父子俩,连说的话都一样。
“会写字吗?”
李清婉看向英宗,微微惊愕:“会一点点。”在英宗的示意下,李清婉拿起笔架上的狼毫笔,笔尖要落在宣纸上时,她顿住了。她所学的每一个字,都是傅承宣教出来的,她也曾照着他的字练习。到后来,她的字迹与傅承宣的极为相仿,便是连熟知傅承宣的傅承泽在看到她抄写的诗词时也差点错认成傅承宣的字。
“怎么了?”英宗见李清婉发呆,问。
李清婉回过神,才发现宣纸上已经晕染开一大片墨迹,她吓了一跳,连忙放下笔:“皇上恕罪,清婉笨拙,不敢班门弄斧。”
“有什么,不过是写个字罢了。”英宗将笔放入李清婉手中,宽厚的手掌包裹着她纤柔的手,靠着她的后背,在宣纸上写下了“清婉”二字。
李清婉看着宣纸上矫若惊龙的字迹,微微怔了怔,随后微微弯起唇角,轻声念出:“清婉……”
“读过诗经吗?”英宗一边念着,一边在宣纸上写下,“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李清婉心中一滞,身子也有些僵硬,喃喃地开口:“皇上,臣女……”
“朕记得,你的小字……”英宗握着她的手,在纸上写下,“好像是叫囡囡。什么意思?”
李清婉顿了顿,淡淡一笑:“吴语中,囡囡是对女孩的称呼。小时候,娘亲不曾唤我清婉,只称我的小字囡囡。”
英宗放开了她的手,在椅子上坐下,看着李清婉柔婉的面孔,笑道:“朕的家乡在江南,母妃是江南女子,唱起吴歌来动听得很。”
李清婉第一次听英宗提起他的事,便是前世也未曾听到过,不由微微好奇,低声问:“是吴地百姓的民谣吗?”
“嗯,你知道?”
李清婉弯起唇角,眼底带上了几分真心的愉悦:“很小的时候,娘亲带我去过江南,迷上了西洲曲,却又学不会。就吵着闹着要娘亲教我,娘亲虽说我笨,却一遍一遍地教我,直到我学会了。”
英宗靠在椅子上,看着李清婉甜甜的笑容,在提到她的母亲时,她的笑容甜得令人心醉。
“是个好母亲。”
“娘亲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人。我不知道娘亲以前是怎样的,只知道她抱着我的时候,笑得很温柔,声音软软的,柔柔的,像春天一样。”
英宗看着她细致的眉眼,也轻轻一笑:“和你很像,也是软软的,像春天一样温柔。”
李清婉静静地看着英宗,却不再说话了。他又怎会知道,她隐藏在这张伪善的皮囊下的毒辣心思。
殿门突然被推开,桂公公急匆匆地跑进来,一下子跪倒在英宗面前,颤着身子道:“皇上,不,不好了,二皇子自裁了……”
英宗猛地站起身子:“你说什么!”
李清婉轻垂下眸,默默地退到一边。
“二皇子自裁,伤势很重,贵妃娘娘请了太后向这边赶来了。”
“朕是问你有没有派人去救!”英宗一拍桌子,怒声吼道。
桂公公抖了抖,几乎不敢抬头看英宗:“还,还没……”
“混帐!”英宗几乎想一掌打上去,眼角余光看到李清婉下意识后退了一步,这才收回手,冷声道,“还不让陈蔚南去救人。二皇子出了事,你们也不必活着!”
“可,可是……”桂公公头贴着地,不敢抬起丝毫,“陈蔚南回白灵山拜师了……”
英宗一脚踢翻了椅子,指着桂公公道:“那就找三皇子,让他立刻去。”
桂公公才要说话,却被英宗吼着打断:“不要再跟朕说可是,告诉傅承宣,救不了他哥,他也不用来见朕了!还不滚!”
桂公公连连说是,踉跄着跑出门去。
李清婉看着怒气未平的英宗,眸中沉黑,只等着谢仪灵了。
<!--div class="center mgt12"></div-->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