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都市言情 > 平阳公主传 > 第五章 同心

第五章 同心(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回眸间,爱意浓 名媛计,歹妃归来 腹黑校花的秘密 邪王冷着无节操 王妃很淡定 重生之我要躲初恋 冰山王子温柔爱 黎明前的星愿 皇室极品刁蛮恋宠儿公主 风箫声动 乖宝贝我养你

坐了龙椅。李元霸奉命会同十八路勤王大战宇文成都,两下对杀于四明山下,宇文成都挺着长戟,直撞入唐公三娘大军,逢人便刺。唐兵惧其

骁勇,无人敢近前。三娘善骑射,兼能书奕有谋略;她冲四弟李元霸说:“汝素以双锤力闻于天下无敌,能与宇文成都决一胜负么?”李元霸

提双锤,径寻宇文成都交锋。三娘登车望阵,见元霸战成都百回合不下,顾左右道:“取我金仆弓来。”金仆弓雕,是唐营娘子军府之劲矢也

。左右捧矢以进。三娘搭上弓弦,觑得成都较亲,飕的一箭,正中右肩,深入于骨。成都用手收箭,李元霸乘其手慢,复尽力一剑,刺透左股

。成都倒撞于马下,急欲挣扎,被李元霸跳下马来,双手紧紧按定。众军士一拥上前擒住。隋兵见主将被擒,,弃阵逃散而去。后言传在霹雳

山李元霸抛锤击雷,锤还击顶,因致毙命;李渊闻讯含泪道:“元霸年尚十六,不幸惨遭雷击。我志未遂愿,我儿先死,岂非一大痛事?”说

话间又垂泪不止。

且说李世民、

三娘二人即闻得五弟遇难霹雳山之凶讯,自是大为悲恸,裴寂等也为之唏嘘。忽报刘文静自突厥归来,当即召入,问明情形。刘文静说:“突

厥主始毕可汗,愿意恭请唐公自为天子,方可出兵相助。”裴寂立起身说道:“突厥且愿唐公称帝,大事成了。”李渊亦转悲为喜。但口中却

再三推托,不敢自立为尊主。裴寂复又进言道:“时不可失,权宜见机行事。”刘文静也说道:“今唐公义兵虽然集结,但战马尚少,北漠兵

非我所急需,北漠马却要等着用,若延迟不报,恐突厥一旦反悔,便失去了一臂相助。”李渊问道:“诸君有何良策。”裴寂回答道:“必不

得已,不如尊今上为太上皇,另立其子杨郁代王为帝,安定隋室,一面发檄文于各郡县,改易旗帜。明示突厥有更新主之意,免遭他人质疑。

” 李渊

哂笑道:“这正所谓掩耳盗铃呀。但事已至此,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再命刘文静往报,密约突厥共定京师,土地归唐公;子女玉帛归突厥

。始毕可汗大喜,随即派遣突厥使者至晋阳,赠与战马千余匹。李渊十分欣慰,嗣后回书突厥,竟然自称外臣,虽说是暂时卑屈,终不免一种

国耻。 且说

李渊既然连结突厥,于是便传檄各地,号称李氏“义兵”。西河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李渊于是命建成、世民率兵攻打西河。世民与兵士同

甘共苦,所过之地秋毫无犯,沿途菜、果,非买不食,当地百姓皆大欢喜携壶相迎。大兵进至西河城下,高德儒紧闭城门拒守,世民督众冒着

滚木、流矢猛攻,身先士卒,冒险登城。建成率后队继进,便很快攻陷了西河城,擒住高德儒,斩首示众,外此不多戮一人,命众百姓各安旧

业,远近无不抚额称颂。李建成、世民于是引兵还晋阳,往返只有九日。李渊异常高兴地说:“如此行兵,虽横行天下,亦不难了。”因此决

意进入关内,再行募兵,复开仓赈济穷苦平民,老弱领粮,壮丁入伍。裴寂等上书李渊,称为大将军,开府置官,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

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温大雅且与其弟大肱,共同掌管机密,武士双为铠曹,刘政会及崔善、张道源为户曹,姜蓦为司功参军,殷开山

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此外文武各属,量才录用。授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兼左领军大都

督,李世民为敦煌公,兼右领军大都督,均可辟置官属。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咨议,刘瞻领西河守。部署粗定,各有专司。长史裴寂,把晋阳

宫内的积粮,移送大将军府,得九百万斛。又有杂彩锦缎五百匹,铠甲四十万副,也一并移交。且将张、尹两美人以下,所有宫女五百名,尽

遣送至军府内服役。从此唐公李渊,才得以将如花似玉的两丽姝,纳入府中受用。是年为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新秋。天气初凉,金风拂署,李渊

亲率甲士三万,从太原出发,留小儿子李元吉镇守晋阳宫。李建成、世民等皆随军从行。誓众大张檄文,统一军令说是尊立代王杨郁,所以兴

师起兵。行至中途,由前队探卒来报,隋郎将宋老生、及将军屈突通,奉代王杨郁之命,分兵抗拒。屈突通留驻河东。宋老生已经领兵到霍邑

了。李渊勒马道:“且进兵霍邑,再作计较!”于是各军奉令,满载粮草扬尘继续行进......

却说晋阳兵士,奉命继续行进,行至贾胡堡,距霍邑约有五十余里,适值大雨滂沱,不便行军,只得在贾胡堡驻扎。偏偏一连数日阴雨不断,

眼见得大军坐食,无法行进。李渊唯恐军粮食尽,特派遣府佐沈叔安,还赴太原,再运一月粮草接济众师。沈叔安领命前去。李渊日夜望晴,

未见天霁,心中很中焦急,烦燥。忽然有小军校呈上檄文,急忙取阅,但见文中首二句,是:“魏公李密,谨以大义布告天下。”不由得失声

说道:“李密也趁此机来起义么?”再继续瞧下文,是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后文有“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愿择

有德以为天下君,仗义讨贼,共安天下”等语。再看文末署年月日,乃是永平元年五月某日。复自言自语道:“好大的肚量!”言未毕,见李

世民大步走入军帐,于是将檄文递示。世民览毕,置檄文于案上,随即禀告道:“孩儿闻李密掠取河洛,由瓦岗寨盗翟让、程咬金等,奉他为

主,自称魏公,现在有众数十万,声势颇盛,为我军长远之计,不如暂且与之联络,免得东顾。”李渊点头赞同,便命温大雅作书暗约李密,

联为同盟。书信写成后,遣使持去。

没过

多久,去使即复还书信,唐公李渊马上展信披览,上略写道:李密与老兄虽说不是出自一个流派,根系本同木子--李姓。忘自虚薄,为四海英

雄,共推举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戳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灭商辛于牧野,岂不共享盛世太平? 唐公

李渊浏览至此,不禁微微一笑道:“狂妄极了!”接着又继续看下去,乃是:老兄果不弃,如弟所请。速望率步骑兵马数千,亲临河洛境内,

面商结下盟约,共图大事,则不胜幸运之极!

阅毕,唐公便再次召见儿子世民入内商谈,且与其说:“李密妄自尊大,不是书信可以定下盟约,我唐军要夺取关中,若与瓦岗绝交,反而多

树一敌,不如卑词夸奖对方,令他志骄气傲,为我军塞住河南洛阳一带,牵制隋兵,我可以专心致意西征,待关中平定据险养兵蓄锐,看他鹬

蚌相争,坐收渔人之利,也不为迟呢?”世民大喜过望,道:“父亲大人此计甚妙,就照此复信罢!”于是再次令温大雅复信道:

李渊虽然平庸愚鲁,幸甚祖上余荫,出为八使,入典六屯,当今颠倒黑白,皆是贤能肩负匡正之责,所以大会仁义之师,和亲北狄,共同匡正

天下,志在尊隋,天生万物民众,必有伐牧,当今伐牧,非你草属还有谁?老夫年逾半百知天命,原没有此意。李渊欣然拥戴贤弟,攀鳞附翼

。唯望贤弟早图大业,拯救众百姓于水火之中,长李姓宗庙,复封于唐,我们沾此荣耀足矣。灭商辛于牧野,不愿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

闻命。汾晋老家,尚须安逸,盟津之会,未知卜期。谨此致复!

温大雅写好复信,由唐公李渊与世民阅读一遍,父子二人皆称赞好文笔,便再次派遣他人持去。世民十分高兴地说:“此书信一去,李密必专

意图取隋,我们可没东顾之忧了。”等到去使返报,果然不出所料,李密得了书信,夸示众将士,李渊愈觉放心。这时候却没有想到探马突然

来报,说是刘武周约同突厥,可能会乘虚袭击山西晋阳城。李渊忍不住长叹道:“看来时机尚未到,只好赶紧北还。”于是与裴寂等商定行动

。裴寂亦说隋兵力尚强,急切之下难以夺取,李密奸谋、阴险而难测,刘武周唯利是图,不如还兵救根本,尔后再图后举。唐公即商议次日还

军。时值李世民正出外巡逻,忽然闻报有还军消息,随即返营问明情缘。果有此事,急忙入帐内问李渊道:“父亲大人何故还军?”李渊略述

缘由,且说:“军中粮食将尽,势难逗留。”世民极力劝阻道:“现今稻麦遍野,何患缺粮?隋将宋老生,平素性情轻躁,一战可擒。李密贪

恋洛口,无暇争雄关中。刘武周外附突厥,内实相互猜忌,北漠兵虽然可随时攻打太原,怎么会近忘马邑之战?况突厥新与我交好,亦未必即

日毁盟约。此种传闻,不应轻信。父亲大人创兴大义之兵,有志救万民于战乱,理应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即欲班师,恐怕从义诸

位,一朝解体,大事从此去了。”唐公李渊连连摇头道:“倘若晋阳有失,岂不是无家可归?我决意回去罢!”于是督促众军士整装待发。于

是世民出见长兄建成,想邀请同往谏阻,建成说道:“我意亦不想速归,但父亲大人已有归意,看来是不能中阻了。”世民见建成言带支吾,

料想无心入谏,便与裴寂诸将士复又商议,众将士皆言说不如归去。惹得世民恼恨万分,连晚餐亦无法下咽。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再次

进谏,便大踏步直奔后营,却为李渊亲兵阻遏,只说大将军已经就寝了。世民悲愤填膺,便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李渊闻有哭声,才召见世民

入问。世民呜咽道:“兵以义动,有进无退,进即生,退即死,怎么不哭。”李渊便又问何为致死?世民道:“父亲大人试想!行军全仗士气

,一旦退还,士气消灭,大家溃散,敌人得乘机抄袭我军后路,追击过来,我军土崩瓦解,如何对仗?岂不是束手待毙么?”李渊自是亦然悔

悟,复又叹道:“左军已出发,奈何?”世民道:“左军虽去,想尚不走远,儿愿往追回。”李渊于是笑逐颜开道:“成败由你,你便去追回

罢。”世民欣然领命走出后营,即与建成带领轻骑,连夜追回左军不题。

两天后,沈叔安押运军中粮草亦至,老天有意做人美,渐渐的雾散云消,展开了一道日光,李渊命众军士曝晒衣甲整动器械,便沿山麓绕行,

避去泥泞,径向霍邑进军。宋老生固守不出,建成世民先引数十骑至城下,扬鞭指挥后军作围城状;且令众军士辱骂宋老生。宋老生忍耐不住

,即驱兵三万人,开城出战。李渊率百骑飞马而至。见宋老生出来对仗,便命令殷开山催召后军,李渊与建成列阵城东,世民列阵城南,城内

隋兵,自东门飞马驰出。李渊率建成迎头拦杀,隋兵恰也不弱,一拥而上,反将唐军逼退数步。亏得李三娘、柴绍双双跃出阵中,指挥众军士

力战,才得支持。宋老生又从南门出来,径奔赴城东,夹击李渊兵马。世民正在南原观战,正与部将段志玄,从南原飞马驰骋而下,冲击宋江

老生背后,宋老生只好回马交锋;世民手握双刀,与众军士争先恐后杀敌,便令军士传呼道:“宋老生已擒住了!隋军何不速降?” 此时

城东的隋军,正与唐公兵马相持不下,猛然听说主将被擒,慌忙退兵回城。唐公趁势进逼。那隋兵似风卷残云,退入城中,竟将城门下闸,单

剩宋老生一支孤军,进退无路,欲回入南门,被世民、三娘截住,欲转入东门,被李渊与建成截着。两下里围攻过来,宋老生自知穷途末路,

下马投入护城河,寻一死路。可巧刘弘基飞马驰到,把刀一挥,将宋老生剁作两段。宋老生部下,也都作了刀下鬼,伏尸数里。唐公命众军士

草草就食,食毕攻城,时值日落西山,大军肉搏合力登城,立刻攻入,下令降者免死。城中兵吏,皆缴械乞降,当下出榜安民,并引见原告官

吏,去留听便。已降的兵士,欲回关中,皆授五品散官,即日遣归。裴寂等说授官太滥,唐公大笑道:“隋主吝惜爵位赏赐,因而失人心,我

奈何效尤哩?”

话说过了两天

之后,唐公李渊亲领大军直奔临汾,守城官吏开门迎降,出榜安民如霍邑州郡前例一样,没多久引兵进攻绛郡。郡守陈叔达,原是隋灭陈国后

陈高宗之子,素有才学,于是关闭城门拒守。李渊一面直扑城下,一面招降。陈叔达先拒后依从,便迎接李渊大军入城,唐公李渊以礼相待,

用为高级幕宾出谋划策,尔后乘胜出兵直抵龙门。时值刘文静引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匹,进见军营。李渊慰劳便大加称赞,且对刘文静道:

“突厥兵少马多,正合人意,君真可谓不辱没使命啊。”刘文静称谢。原准备引领兵马进驻河东,攻打屈突通,忽有河东户曹吏官--任环求见

,李渊即刻传入军营内,任环行过了礼,即向唐公李渊献策道:“关中豪杰,大都盼望义兵,我在冯翼多年任职,所有豪士,多半知道,若奉

命晓以大义,必望风投诚,唐公可从吕梁山渡过黄河,大军指向韩城,进逼郜阳,隋冯翼郡太守萧造只是一个文官,当然畏服。就是关中大盗

孙华等,亦必远远迎接唐公大军。然后乘胜进军,占据永丰仓,夺取长安,关中便可坐定,再后与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了。”唐公李渊闻此计策

心中大喜,即任命任环为掌管军中粮草及起草诏书的光禄大夫,令作书函招安孙华,自领大军转奔黄河壶口关渡。沿河当地百姓,争相献出大

小舟船,李渊渡河指日可待;恰巧有人引荐孙华过河来见李渊,李渊与之握手迎入大帐,令他就坐,面授左光禄大夫武乡县令兼北翼君子太守

。其部属依次授官,赏赐甚厚。孙华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引大军过河。李渊派遣偏师先渡河,又命任翼为招慰大使,劝慰河西诸郡邑;任

环本能言善辩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下韩城,收冯翼郡,太守萧造,果然奉送城中造册请降。大家再次拥举唐公李渊为太尉,增置官属,唐公李

渊皆照言而行。 随即招众将会

议,确定进军方向,裴寂建议道:“隋将屈突通手握十万大军,凭借坚城墙高厚,我军若放弃他西去,进攻长安,万一没胜,退路为河东所阻

,腹背受敌,岂非危境?不如定计先攻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依仗河东屈突通为后援,屈突通若失败退走,长安隋将即闻风丧胆,有什么难

破呢?”--此说亦颇有理。然而言未落音,李世民即起身驳斥道:“裴公说错了!兵贵神速,我军今日乘胜西行,正是出其不意的上策。长安

人士,智谋不及,兵士懈怠,我军即唾手可得长安。若围攻河东,大军久留坚城下,长安得以修筑加固城墙,以逸待劳,我军虚耗时日,士气

沮丧,乃是所谓用兵工之危道呢。况关中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没有所属,如不及时招降,时机丢失,将来四面皆敌,将追悔莫及。”也是一良

策。唐公抚着长须与众将道:“两个说得都有可取之处,我决意分作两路兵马,偏路军攻取河东,正路大军直取长安便是了。”于是留下一支

兵马围攻河东,自己亲率大军渡河西进。隋将曹靳孝谟,献蒲津、漳州二城来降。华阴令李孝常,即献永丰仓来归。长安京城周围诸县,亦多

派遣人送往军营所需粮草和款项。唐公李渊命长子建成、司马刘文静率王长谐等屯兵永丰仓,守潼关以掌控河东。抚慰使窦轨以下,统统受节

制。次子李世民,率刘弘基等掌管渭北,慰抚使殷开山以下部属,概属节制。两路兵马且分头行事。 唐公李渊自居

晋阳长春宫,冠氏族兄于志宁,安养慰使颜师古,及李世民妻兄长孙无忌,均来求见。唐公便一一以礼相待......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惩罪者 穿成神探的早死未婚妻 残疾战神的替嫁娘子 闲妻不闲 团宠千金靠玄学惊艳全球 七零:最硬糙汉被媳妇撩红了眼 被王爷赐死,医妃瀟洒转身嫁皇叔 都拿下首富了,谁还伺候渣前夫啊! 甜软娇气包,宠软大佬腰 末世她靠百亿物资拯救全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