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执念孤僧立春秋(1/2)
正在驿道上奔驰的四人全然没有顾及到旁人的议论,依旧策马向着寒山寺奔去。只有子卿背脊一阵凉:不是吧?又有人说我坏话?子卿回头一看,看到文刚仍远远的被甩在后面,随即喊道:
“文刚你该减肥啦!马都拉不动你了!”吴昊和苏小舞顿时一脸黑线。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好诗呀,好诗!”春风拂过,古道旁的青草随风摆动着柔弱的身姿,远远望去,层层的绿波像海浪一般奔向远方。子卿几人将马儿寄在驿站,漫步在这沁人心脾
的古道画卷之中。
“子卿哥哥,看来你以后要当诗人了,和我们不一样了!”苏小舞眨着俏皮的眼睛说道。文刚和吴昊也是暗自感叹:这小子以后怕是要去做官了吧!
子卿连连摆手,眉头紧锁道:“我不想读书的,我也想像你们那样修习武艺,可是你们知道,我自小被断定体质异常,不可习武!要不然鬼才愿意读什么破书呢!唉,真羡慕你们一个个武功
精进,飘逸而又潇洒,还有气势!而我呢?和你们比起来,废人一个!以后肯定要拖你们的后腿!”说罢,面色痛苦的望着那天边飘过的几朵白云。文刚三人听了心中皆不好受,正待上前安慰
。
子卿却摇摇头,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对三人说道:“既然上天注定给了我这样的体质,我也只能安然接受,想太多无益!也罢,说不定上天还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呢!嘻嘻,咦!?到寒山寺
门口了?我们快进去吧!”见子卿向前快步走去,三人长叹一口气也随之而去。
寒山寺门前,古松罗列,像一座座高耸的小山挺拔而茁壮地站成一个个亘古不变的雕塑,庄重而又深沉的钟声遥遥响起,余音袅袅,久久才消散。老僧看了眼已至门前的四人,念了句“阿弥
陀佛”便又把目光移向了远方。
文刚四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老僧站在门前干吗?为什么老是看着远方呢?
可是突然之间,斑驳的院墙,古老的松树,庄严的老僧在众人心间刻下印记,好像是那经历千年而不曾变过的风景,几人仿佛穿越了千古,那入定似的老僧的身影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倏
忽之间众人又慢慢清醒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大气也不敢出,随即双手合十向老僧拜了一拜,便进寺院去了!
刚进寺院,一阵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香火青烟在大院中间的香炉袅袅升起,几座高大的殿堂在四周静静坐落,院中拜佛之人络绎不绝,在那通往后山的天梯之上更是有人虔诚地三步一叩、
九步一跪往上膜拜而去。
穿过前院沿着西边一条岔路,随着众人一起来到许愿池,子卿四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此次的目标——许愿池中那棵枝干粗壮的千年槐树,它的盛密已遮盖了整个许愿池及周边的百丈平地,
高耸的主干直通云霄,低垂的枝丫伸手变可够的到。
它既像是一位活了千年的老人在悠悠的向人们诉说着这千年的过往,又像是一个高高伫立的罗汉似在与上天交流。
轻风吹过,满树系着红丝带的铜铃便“哗啦啦”地响个不停,传说许愿之人只需对着铜铃诉说一个愿望,将铜铃挂上高槐,那么十年之后,再次取下铜铃便能听到那主人十年前所诉说过的愿
望,如果铜铃无声那就说明你的愿望已经实现,还可再次许愿,每个人只能拥有一个铜铃,多了便不再灵验。
子卿几人便是听了这个传说才专门前来对着未来许愿的。“文刚哥哥,我们也快许愿吧!回家晚了要挨骂的!”看天气不早的苏小舞催促道。文刚三人马上从对古树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可是
铜铃在哪弄呢?
文刚看看空落落的双手,又看看众人。其余三人也是摇头四顾起来。突然,苏小舞喊道:“看那边有个道士耶!桌上好多铃铛,是不是去那领呀!”
“走,去看看!”吴昊一马当先飘了过去,子卿三人紧随其后跟上。一个高高的灰色布帆正随风飘荡上书着两个大字——“仙圭”,底下坐一老道,须发尽白,满脸沧桑,身着一席旧道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