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血战到黎明(六)(2/2)
是的,这是一座城池拼尽力量的最后一搏。
换做平时,这般不按章法的抗争。只需五千精锐,一个时辰内足可荡平。但是现在?世家暗养的死士耗尽了唐军的士气,而韩言最后的安排,则成了战局扭转的关键。当人们愈发接近胜利,也愈发地失去耐心和理智。
而军队一旦开始逃亡,失败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追亡逐北?任何人都可以驱赶这些成千上万的北唐士卒。
所有的坚持与等待,都是为了在黎明之前的那一刻,完成绝杀,造就一个世纪的奇迹。
显然,韩言的力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在这场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战役里,他勇敢地高举着利剑,不曾一刻,背弃他的誓言与梦想。一步一步地,触摸真实的尊严。
随着溃军的冲击,原本井然有序的白宪中军,也开始出现了溃乱的迹象。浓密的大雾断绝了所有旗号指挥的可能。数万大军成了目不能辨的瞎子,被疯狂涌来的守军和百姓,迅速地消耗着。
“点火把,全军后撤!”“护住西城门!”“督战队上前,抵住溃兵!”
眼见战局崩溃到如此地步,白宪当机立断,争取带走更多的有生力量。征战多年,白宪不是没有遇到过比现在更危险的局面,在草原、在陇右、在关中。对手从西汉、东吴、勃勃、吐蕃到契丹。
可是这一次?白宪暗暗地叹息了一声,今夜北唐固然损失惨重,战死城中者不知凡几。但是守军同样不会好到哪里去,此刻韩言手中估计连完整的一个营都凑不出来,各处城墙更是千疮百孔。只要自己及时抽身,整合剩余力量,等雾散之后,大局尤有可为之处。
只是,那个年轻的将军,应该不会再给自己,翻盘的机会。
“外无救援之兵,则内无可守之城。”兵家上千年的古训,当所有人都认为李泺突然而至的援兵会成为这场战局的关键的时候。韩言,真的就仅仅只凭着上万的新军和一城的百姓,做成了最不思议的大事。
在死亡与恐惧的驱赶下,这些同宗同源的北唐子弟,为了能够今早脱身,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绝望的吼叫声迅速地淹没了一切。
此刻的白宪已经退到城外,一面指挥着城外的溃兵徐徐后撤,一面继续派人去大营和韦清取得联系。尽管周遭浓雾弥漫,但是在无数火把的映照下,还是稍稍能够看清一些。只不过,无一例外,映入白宪眼帘的,都是疲惫和沮丧的面容。而一些熟悉的面孔。如今,却还不曾看到。
“城内到底是为什么乱起来的!”白宪看着一名身上满是伤痕的的军官,一字一顿道:“李安白和谢安祖,如今何在!”
那军官脸上一阵发白,许久,颤声道:“弟兄们在留南巷遭到了吴军的偷袭,那一群牛的身上都倒满了烈酒,点着火就往上冲,弟兄们一下子就给冲散了。城内的刁民趁机杀出,谢将军挡在了后面……”
白宪痛苦地闭上了双眼,留南巷是何种地方他岂会不知。必定是大军眼见胜利在即,开始纵兵抢掠。寿春虽然久经战火,但毕竟是淮泗有数的大邑。城中世家门阀众多,财富堆积如山。这数万大军挤在留南巷上,自然是水泄不通。这时再有一支自杀性的奇兵偷袭,自然是一击得手。而那些世家蓄养的死士再趁机杀出,更是是没有不胜的道理。而后退的溃兵再不断地冲击保持完整的自方军阵,直至冲到中军,冲出城门。数万大军就此,一溃千里。
看似偶然,其实一步一步,早已在他人瓮中。名将?当如是!
“大人!大营的粮草被烧了!”
白宪猛然睁开双眼,死死地看着眼前这个血污满脸的士兵,沉声道:“韦清数万兵马,难道还护不住粮草。”
“吴军混穿了咱们的衣服,人和马都浇上了烈酒,韦将军猝不及防之下……”
败了,就这样,彻彻底底地败了。
“曾华,整理部队!”白宪的眉目间尽是化不开的愁绪,在黎明即将来到的光线里,一圈圈地荡漾,声音像是在喉咙里轻轻地颤栗,许久,平静说道:“全军准备,开赴襄阳。”
“大人,城内已然空虚。此时放弃……”
白宪轻轻一叹,道“韩言手中兵力确实消耗殆尽,但是城内那些世家的死士家丁加起来,足有万数。经此一战,城内已是真正的铁板一块。我军粮草又被其烧毁。若不是韩言兵力不足,怕是连这些人马,我们都未必带的出来。等其他地方物质赶到,襄樊估计已经换了旗帜。”
将军的目光,最后落在即将迎来黎明的寿春城上,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已慢慢地褪去了踪影,在微露的曙光下,斑驳的城墙模糊地在眼前呈现。白宪的心头忽然涌起一阵前所未有的悲凉,他用极低的声音,缓缓地在曾华身边说道:“牢牢记住,如果老夫不能重回这里,就由你。”白宪目光炯炯,一字一顿道:“完成今日未尽之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