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犒军之行(2/2)
这次到边关犒赏三军,朝廷里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因为大家知道,途径北凉的属地,北凉可汗司马洪可见谁杀谁,前面的御史黄大人就是在犒军的途中被北凉骑兵杀死了,因此,朝城之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谁都不愿葬送在北凉的屠刀下,或者是东烈人的铁骑下!
这是大楚的天清年间,是华夏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年代与时期!
天灾**不断。先是大地震,那是天清五年的事吧,在初夏时分,在京城天京,天空晴朗,突然之间,有巨牛的吼叫声,接着,有暴风雪自城东向城西席卷而起,飞沙走石,地动山摇,顷刻,有云烟自地上冲入半空,像一个巨大的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方圆百十多里以内的屋舍和包括人所有的活物都陷入地下!死伤无数,天昏地暗。连远离京城的军事要塞----云海关,就是楚军的陆海防线,房屋也被震裂!
而**又远远猛于天灾,楚黄宗即位不久,不理朝政,但是皇帝也没有闲着,实际上他很忙,他太忙了,以至于他顾不上朝政的事情。他要是在现在的社会,也是社会精英一层,工作也是拼命三郎式的,整天的有事的没事的搞设计,具体也就是木工设计。他的设计图画了撕,撕了又要画,还是不满意,皇帝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累的合不上眼。他在思考设计如何能做的更好,明天叫太监拿到琉璃厂的商铺里,能让大顾客欣赏,挥金如土的满意的购买,他心里就充满了沉甸甸的成就感,而这个皇帝位子,真是不太适合自己,可不是符合自己的天性,那些大臣没完没了的奏折,那朝堂之上的剑拔弩张,内廷的尔虞我诈,这个皇帝一点都不想上朝,他实在是太累了,没有精力去上朝了。
皇帝的国舅靠山王萧浪看了非常心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非常的替皇帝担忧,他不经多次的对皇帝旁推侧击,一个皇帝的职责有多重要。为了大明你无论如何要勤政,要会见大臣,处理公务啊,可是皇帝的精力都被琉璃厂的木琳琅商号的老板的催货订单弄的推不开身,日夜的设计木工图纸,设计完图纸日夜不停的就抱着郑贵妃作乐喝酒,皇帝才四十多岁,他的两鬓已添白发!
外面战事不断,东烈人公孙无恙羽翼日渐锋芒,公孙无恙的大军不断地袭扰着大楚的边廷。与大楚结盟国北凉的司马洪却乘机背信弃义,也在云海关与京师的交通枢纽上活动,抢劫财物。内廷中可恶的蛇党们起哄闹事,一点都不为皇帝分忧,也就是上林党人,忠心可嘉,一身正气为皇帝分忧,可是这一点啊,皇帝他体会不到啊,靠山王萧浪心里不禁一次又一次的感叹道。
萧浪是那么忠厚和慈祥的老者,只有它陪着慕容光,皇帝才放心。因为这位秦王慕容光太一来年纪太轻,二来风流不羁的太不靠谱了,要让他单独来,又不知他会到哪里去风流快活去了。
而萧浪一身正气,为了国家的安宁,毅然不顾自己年事已近五旬,体力精力自不比当年了,何况自己是文弱之身,中气严重不足,身体难能经受得起这充满危险的犒军之行。但是为了10万的守边的热血将士,萧浪请缨到边关去犒军,大义凌然。威风十足。
出行的那一天,皇帝楚黄宗和大臣们亲自将萧浪送过京城的城郊,大家都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悲壮肃穆。
大有荆轲刺秦王易水一别的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时秋风寥寥,下着蒙蒙的细雨,京城的郊外,远远的望去秋原辽阔,寒水明净,萧浪独行在风声萧萧之中,这坚定的步伐,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是我们感到必有壮士的胸怀。
又好像颜真卿为了国家,七十四岁的老人奉旨去劝谕叛迹已昭然的藩镇李希烈部,这是他的政敌为他设下的陷陕。他明知是险途,但却凛然就道。慷慨求死。有时何等悲壮!
眼下,送行的大臣都知道,北凉骑兵的屠刀正在等着慕容浪,所以大家痛哭流涕。
这就是萧浪,一心为了国家的萧浪!
这数名大内锦衣卫高手,丝毫不敢大意。急速的护着萧浪、慕容光回到了大营,魔界魔皇一时也未能得手,像鬼魅一样跟在慕容光的身后。
作者的话:
亲们,开头有点苦涩,人生难道不都是苦的吗?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慢热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