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二叔(2/2)
萧家洼村边儿有座小山,老百姓叫它黑土嘴,山脚下有个小小的石墨矿,归镇上管。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萧家洼村靠着石墨矿,村里的壮劳力好多都在矿上干活儿。
除此之外,在八十年代,村里还借着石墨矿的便利,办起了一家铅笔厂,萧磊的二叔萧年禄,在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同时,兼任着铅笔厂的厂长。
萧年珍比萧年望足足小十三岁,幼师毕业后,分配在北湾县政府幼儿园,经人介绍嫁给了北湾县一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名叫李书玉。
萧磊的爷爷奶奶,一直跟随萧年禄在村里生活。
萧年禄比萧年望小两岁,相貌相仿,个头接近,也是个典型西北汉子的模样,上午来到北一矿后,准备在门口等萧年望夫妻下班,不成想碰上了回家的二侄子。
叔侄二人过年后还没见过,一见之下,都高兴的很,坐在客厅聊得火热。
高翠萍看见萧年禄到来,也很开心,这些年他们两口子拉扯三个小子,日子紧巴巴,除了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从牙缝里挤些钱孝敬两老外,两个老人的日常起居,全凭了小叔子一家,难得的是萧年禄毫无怨言,夏秋两季,还要从老家背上鲜菜、新粮给她家送来。
对此,高翠萍心里怀着十二万分的感激,也时常叮嘱萧磊兄弟要记住二叔一家的好。
和萧年禄打个招呼,问了问老人的身体,高翠萍急急忙忙进厨房忙乎起来,都没顾上细问萧磊工作分配的详情。
萧年禄对萧磊这个时候在家,也感到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这个二侄子竟然马上就要参加工作,而且是直接进省公安厅这样的单位,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恨不得马上背上这个侄子回老家,摆上流水席大肆庆贺一番。
刚过十一点,萧年望也难得的早退一回,和他的老伙计武登云,相跟着回到家里。
萧磊起身,给萧年望和武登云泡好茶端来,便去厨房帮高翠萍做饭,虽说煎炒烹炸不甚在行,但切起菜来,他可是一把好手。
母子两人有说有笑,不多时便做得了一桌菜。
摆桌、倒酒,围绕着萧磊分配的话题,一顿饭吃的欢喜非常。
在饭桌上,萧磊也把自己提前毕业分配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包括自己档案里那个不公开的二级英模,也跟几个长辈说了,只是嘱咐他们不要宣扬。
萧年望、萧年禄和武登云不出意料地喝醉了,三个人大着舌头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跟萧磊说了一遍又一遍,对他们翻来覆去的叮嘱,萧磊毫不厌烦,认认真真地答应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三个长辈齐齐醉倒,萧磊把他们一个个扶到床上,安顿他们睡下,又起身把桌子收拾干净,洗了碗,归置得像模像样。
高翠萍今天也着实喝了几杯酒,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萧磊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恍惚间仿佛回到过去,萧磊从小到大的事情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再看看如今长大成人,即将正式上班的“二闺女”,不觉掉下泪来。
萧磊情知母亲是高兴的哭了,也未大惊小怪地劝慰,只是坐到母亲身边,揽住她的肩膀,母子二人安静地坐着,觉得一切都那么和美。
高翠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沙发上,身上搭着毯子,萧磊就坐在她旁边,拿着一本书静静看着。
天色已近黄昏,高翠萍急忙起身,洗了把脸,又走到厨房一看,火上已经熬上了小米粥,干粮也已经蒸好,心知这都是萧磊干的,心里满溢着熨帖与欣慰。
不一会儿,萧年望三人也相继起身,萧磊早为他们泡好了浓茶,一饮而尽,神清气爽。三人坐在客厅,又拉着萧磊问起了他实习的事情。
萧年禄今天来北一矿,本是找萧年望商量一件大事,因为萧磊的缘故,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萧磊却对他此次上门的事情心知肚明。
在他的记忆里,萧年禄这次来找萧年望,是为村里的一件大事问计,而且这件事还和萧年禄本人紧密相关。
所以,当几人坐定,又说起萧磊工作的事情时,他却把话题引向了萧年禄。
“二叔,你今天过来,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啊?”
萧年禄闻言一怔,又笑着一拍大腿,“哎呀,要不是你说,我还差点儿忘了,哥,登云哥,我还真是有事儿,你们快帮我出出主意。”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