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分功(2/2)
“啊?是张启明张校长?”万江河闻言,身子不自觉地坐直了许多。
“是啊,可不就是以前的张处长,现在的张校长,要不然你以为这小子咋能提前实习的?还不是老领导看他学得差不多,能出师了。”陈坚笑着说。
“小萧,你这孩子,不厚道啊,早知道你是张校长的徒弟,你万叔我咋还能让你前几天吃那种亏?这让我以后还咋见老领导呀。”万江河语气里或真或假的不满,透露着和张启明的亲近,也拉近了和萧磊的关系。
王兆祥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涌出对张启明的羡慕,十几年前,张启明在三安地区只不过是个副处长,积攒下的人脉却真是不浅啊。他这个处长是从省厅调下来的,家里又有些背景,除了刚参加工作那三四年,几乎没有在一线干过。来到三安对他而言,是难得的机会,家里的背景能把他送到这一步,已经使尽了全力,要想走得更远,还是要在这里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来。
但要想出政绩,何其难也,公安不比其他条线,破了大案不一定是好事,破案先要发案,发案就要追根溯源,有时候破了案子,特别是治安案,受不了奖不说,还要先追究一番治安工作不力的责任。
也只有刑事案,最好是像萧磊破的这种悬案,抓到一级通缉令上的逃犯,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功劳,又不会有什么说情找关系的麻烦事。
还有类似于治爆缉枪这样的专项行动,涉及的案子都踩着高压线,没人敢徇私,才能既干的痛快,又奖的爽利。
在地区公安处当处长这几年,王兆祥受够了业务不精的苦,再加上公安处本身就是个指导协调的部门,除非有大行动,其他都还是要依靠基层公安局,而基层的这些老油子们,对他也只是面儿上的客气,完全没有像和陈坚交流时那种随意,以及多年合作形成的默契与认同。
最近这些天,反倒是他任职以来心情最好的一段日子,因为萧磊提出的建议,三安市治爆缉枪行动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现在正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向整个三安地区推广,预计会有不错的效果。
而且萧磊能在三安市局实习,也有他一份爱才之心在里面,现在稍微有些后悔,要是当时把这小子留在公安处,不知道他会搞出什么动静来。
收起纷飞的思绪,王兆祥也看着萧磊,想听听看这个屡屡给众人带来惊喜的年轻人,能否在这份让人目眩神迷的功绩面前把持住自己。
萧磊先是冲万江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万局,我哪敢在这些小事上麻烦您啊,要是我师父知道了,肯定得骂我,他之前和我说起您的时候,可嘱咐了好几次,说您这人讲原则,不许我给您添麻烦。”
听到张启明如此评价自己,万江河略有些得意,摆摆手道:“啥麻烦不麻烦的,你师父当年在处里当副处长的时候,我还是个所长呢,跟他办了几次案,真是学到不少东西。”
陈坚看这旧已经叙的差不多了,直接对萧磊说:“行了,小磊,在座的都是你叔叔伯伯,公安厅来人后,估计会找你谈话,这案子是你的首功,但陈叔知道你不会不懂大局,心里有盘算了吧?说说吧。”
萧磊笑笑,说道:“看您说的,这案子本来就是咱们三安警察团结一致共同破获的,我就是在里面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有啥大不了的。”
不等其他人开口,他又接着说道:“首先,要不是这次治爆缉枪行动声势搞得这么大,程国良那把枪哪能暴露出来?没有治安队全体同日以继夜地工作,我哪能在黄土崮见到那把枪?要不是当时带队的李斌李大哥把那把枪登记为59式,我哪能那么快地锁定嫌疑人?要不是肖队长、金局长批准我去档案库查资料,哪能搞清楚这案子的来龙去脉?”
“再说了,去盯梢的时候,是肖队长批准,万局长首肯的,要不然我一个小实习生,哪来的胆量直接去跟踪?还有刘所长,是他充分理解和执行市局领导的意图,配合我连夜突审,要不然这罪犯的嘴那能轻易撬开。”
“更别说王处长和陈叔了,还有咱市局党委的各位委员,我一个嘴上没毛的实习生,提了几条异想天开的主意,要不是你们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这次治爆缉枪行动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开展的如火如荼?”
“再有一条,昨晚我盯梢程国良,本来任务是盯梢观察,因为发现当天是他父亲程满山的忌日,为了便于抓住这个打破罪犯心理防线的特殊机会,我只能提前抓捕,如果不是领导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应变的权力,我岂不是犯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
一连串的反问,萧磊把和这案子有关系的,特别是在场的众人一个不落,全部点到,或直接,或间接,这份功劳,眨眼间就被萧磊分了个清清爽爽。
停了一停,萧磊总结道:“这个案子,我认为是整个三安地区认真落实公安厅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治爆缉枪行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中的一项,和整个三安地区公安处、三安市公安局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我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冲锋在前的先锋队员,各位领导的指挥、决断才是抓获程国良的关键因素。”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