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外传2(2/2)
小二哥闻声赶了过来,一见这种场面,顿时愣了一下,紧接着便被这香气吸引,也不用再招呼,便整个人扑了过去。
满满一桌子菜,张大叔、刘大婶、小二哥三人风卷残云一般,开怀大嚼,只听见啪啦啪啦的筷子交击盘子声,以及稀里哗啦的咀嚼声……
“如何?”沈小西问道:“
张大叔、刘大婶激动道:“简直是神技,太好了!”
小二哥抬起头,塞了满嘴的食物,连连点头。
沈小西心里大定,新酒楼就主打炒菜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大叔和刘大婶就忙活开了,沈小西也没闲着,又是设计图纸,又是帮忙选料,店小二也忙里忙外的宣传着。
眼看着一层的“天下客”饭馆,加了横梁,垒了青砖,加了瓦顶,变成了两层的酒楼,又见别致的窗棂,巧妙的空间设置。
原来沈小西将原有的木杆撑开的窗户,全改成了有木轨道的两扇推拉窗,节省了空间,灵活了使用方法,特别是通风流畅,可谓长安建筑一奇观呐!
另外,沈小西将上下两层的楼梯间巧妙利用,增加了储物功能区,设置了一些带锁的箱格,方便了前来就餐的客人所带物件的繁琐,真是奇思妙想啊!这让张大叔等人又是一阵惊叹。
根据21世纪的餐饮经验,沈小西依据各类客人的不同,把一楼的大堂,沿四周窗户,但开辟出了一圈卡座,用镂空的木雕隔断,既雅观,又方便人们吃饭谈事,很是一道风景。
二楼的雅间,则装修成包间风格,分大包、小包、情人包、商务包。分别饰以各类装修风格:大包喜庆、小包精致、情人包温馨、商务包功能众多。再配以各类雅名,什么清心、听竹、揽月、观海。看得老夫妇俩一个劲的称赞:“太妙了!太妙了!真乃为所未闻也!”
就在酒楼整修的同时,沈小西又在长安城内,到处张贴招聘广告,并亲自面试,设计服装,为老夫妇俩招募了不少精干、貌美的帮手,也就是现代的服务员。并任命原来的店小二为酒楼大堂经理。
对了,沈小西还专门出钱在裁缝铺为这些服务员缝制了工作服。
原本这让向来节俭的老夫妇俩一阵心疼,刘大婶还忍不住埋怨了几句,教导小西不要胡乱花钱,要多留些钱,为自己的嫁妆好好打算。
沈小西还是一脸笑嘻嘻的,只是道,等衣服做好了再说。
转天,衣服做好,被裁缝送到天下楼,沈小西让服务员全部换上。只见一个个年轻的女子身着统一的衣服,色彩鲜艳,甚是整齐惹眼,立时感觉酒楼上了档次。
沈小西问道:“如何?”
老夫妇俩这下无话可说了,心中又是一阵佩服。
对了现在店小二升职了,管理服务员,总不能还叫人家小二哥吧,沈小西从老夫妇的口中得知,这个勤劳朴实的店小二,本是一个孤苦孩子,一个人来到长安,举目无亲,从老夫妇俩的小吃摊,一直到“福来阁”,后来又是“天下客”,便一直跟在老夫妇俩身边帮忙,也算是亲如一家人,现年二十有三,本名叫董二柱,大概曾经还有个哥哥叫董大柱吧,但如今只剩他一个人了。沈小西感概着店小二的身世,决定从他升职那一刻起,便不再称呼为小二哥,改口柱子哥吧!
沈小西一口一个甜甜的“柱子哥”,叫的店小二小脸通红,心花怒放。接下来,沈小西和她的柱子哥一道,悉心的培训这批酒楼新帮手。
同时,后厨中,一样材料准备俱全,鸡、鱼,猪肉,羊肉、各色蔬菜为主。不过由于唐朝禁止屠杀耕牛,牛肉的来源很是稀少,价格也居高不下,让擅长酸汤肥牛的沈小西不免有些遗憾。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休养后,一个有别于大唐建筑的酒楼——“天下客”,在沈小西和大家的精心努力下,即将焕然一新的粉墨登场啦!
(拜求推荐~拜求收藏~亲们的稳定支持,对宝宝很重要呀!)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