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反过来难(1/2)
一九七七年,不是开放的时代,是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再加上特殊时期刚刚结束,所以,物资上还是很缺乏的,别是没钱,即使是有钱,也往往买不到东西。还有的是因为地区的因素造成的物资奇缺。刘志斌去了牡丹江,那里有的东西就没有,而清原镇却有,肖兰就张罗给他们买点儿邮去或者捎去。
肖兰通过齐霸歪的表妹柳辰珠的关系,结识了一家农民就是前面出现的姜二哥。这姜二哥叫姜百山,是个瘦弱的老头,五十岁,排行老二,脾气不大好,总好和妻子;兰桂凤吵嘴。而姜二嫂呢,老实巴交的,话慢声拉语的,所以就挨丈夫的欺负。
他们生有两男两女。大女儿叫姜艳华,然后是大儿子姜喜,再就是儿子姜东,最后是女儿姜艳梅,他们四个孩子,当时都很,上学的,在家里玩的,都有,那大女儿姜艳华,还是肖兰的学生,肖兰教她的语文课,这个姜艳华,脾气像她的母亲,话也慢悠悠的。
大儿子姜喜,也是不爱话,没有火爆脾气,但非常地倔,后来,念到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他不爱学习,帮助父母干点儿农活,后来就学刻手戳了。儿子姜东,也是好脾气,不像哥哥那么倔,一就一笑,非常地温和。女儿姜艳梅,更是老实,没几句话,长的个子很高,大眼睛,很好看的。
姜二哥瘦,没有多大的力气,地里的活,都是姜二嫂和他一起干,两个人呢,都不是能干的人,所以,收入不太多,他们家的生活不富裕,但还能够维持吃穿,有时候,需要借钱花。
肖兰见这家人家,六口人,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也就和他们来来往往的,也常常地去他们家,觉得很随意,不必拘束,那姜家人也到肖兰家里来,这样,日子久了,感情不断地深化,肖兰时常给他们一些东西。姜家也把自己产的蔬菜给肖兰送来。
深冬的一。吃过晚饭后,肖兰一家三口人都在家。肖兰对陈忠孝:“姜二哥来了,问咱们买多少斤瓜子。”陈忠孝问肖兰:“你买多少?”肖兰看看陈忠孝:“我等你回来商量一下再告诉他。”陈忠孝想了想:“那就买十斤吧。”肖兰摇摇头:“十斤?哪够?我不是和你了,明年上牡丹江带去吗?那地方没有,再那有好几家呢。”
陈忠孝的脸阴了:“不够拉倒。”肖兰看看他又:“你怎么这样话?”
陈忠孝的脸继续阴下去:“那得买多少斤?哪有钱啊?”肖兰想了想:“我也不想拿太多,起码一家五斤,三五一十五斤,咱们自己留五斤给强儿炒着吃,一共买二十斤吧。”陈忠孝的脸阴得要下雨:“没钱。”
肖兰见陈忠孝如此态度也阴下脸去,二十斤瓜子才能花多少钱啊,陈忠孝连这点儿钱都舍不得。肖兰:“没钱没钱,一给俺家买点儿啥就没钱,给你家多少都有钱,从去年到他奶死,一个月拿去好几十,他奶死又拿去不少丧葬费,一个月就剩二十多块钱,连给孩子买饼干苹果的钱都没有。我妈他们留下一个家,给他们买点儿瓜子都不行,你可真够意思!”
陈忠孝没好气地:“你放屁!俺家?该给。别是孩子买饼干苹果没钱,就是要饭吃也得给俺家!”肖兰的气来了:“那给俺家买点儿瓜子就不该了?你怎么知道擎受那么多东西?”陈忠孝蛮横地:“谁让他们不带走了,活该!”
肖兰瞪了一眼陈忠孝:“你真是个畜牲!”陈忠孝又横叨叨地:“告诉你呀,就十斤,多一斤也不行,我可没钱。”
强儿见父母吵来吵去的就:“爸,你别吵吵了,我舅他给买。”陈忠孝一听气就消了:“你舅,他拿钱?”肖兰不屑地看看陈忠孝:“是啊,这你该没气了吧?”陈忠孝笑了:“嘿嘿,这就好,只要不是我掏腰包,买多少都成啊。”肖兰心里:这话,可见陈忠孝是多么鄙陋下作,我怎么碰上这么个冤家!肖兰呸了一口:“真不害臊。”
陈忠孝毫不脸红:“我嘛,就这样。这有啥呀,我不破费就好啊。哎,你咋不是他舅拿钱?”肖兰厌恶地看看陈忠孝:“我是试试你的心肠。”陈忠孝不高兴了:“你是耍我啊。”肖兰没有话,过了一会儿,她看看陈忠孝,觉得他是那么地难看,好像个丑八怪,心里很厌恶他。
肖兰没好气地:“我家给你多少你都高兴地擎受,反过来给他们点儿什么东西都难,你是只想擎受,不想回报,真是白眼狼!”陈忠孝没有回答,他心里却:嗯,你对了,我对你家就是这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