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卖花生的小娃(2/2)
这时刘柱一个小孩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了。他每天来不及在家吃早饭,其是家里就从来就没有做过早饭。他往往是早上起床后,洗过脸,装上花生就走。
刘柱从来也不觉得肚子饿了,几乎每天都要正儿八经地进饭馆了。他最喜欢的是城里南门桥,一家大的羊肉馆。刘柱进去后就喊:“一个冒儿头,一个羊血碗儿!”
刘柱在那里吃起饭来,那种心情是无法说得清的,吃龙肉 ?吃山珍?吃海味!都没有他吃得那么香,那么有味。刘柱心想; 我能挣钱了,这一生决不会再饿肚子了。在那种社会,一个只有**岁的小孩来说,那种非常天真的想法,也只能让他快乐去想吧!谁也不忍心去打断他那幸福幼小的,美好的梦境哟!
可是就在他那幸福的梦中,一个**岁的小孩每天的付出,是无法计量的。他每天早饭不吃就出发,挎蓝花生,一边叫卖,一边走:“卖花咯!他一边走,一边喊!卖花生咯!”他每天从早上走到深夜。不说走八十里,五六十里是只多不少的,可是他从来就不觉得累。
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胆小。他每天晚上回家时的苦恼,是谁都难以想像的。那时城里南街,东街,有电灯。北街没电,街上基本没什么光亮。他全靠路熟,摸索着走,如果到了阴历二十几,街道上漆黑一片。整个路上都是阴森森的,走起来他就觉得可怕。这样的夜间回家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每晚总得回家呀!刘柱的家住在大北街高坎子。要回到高坎子。必需从一棵大黄角树底下过去,可是在夜深人静路过时,真是有点心惊! 胆寒! 何况是只有几岁胆小的娃儿呢!
所以每次夜间要路过黄角树时,他就站在街上等。要等到有人过路时,他就赶紧跟着走。 到了黄角树时,他就马上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去。
可有时他在街上,等两三个小时也无人路过,刘柱实在无法了,还得硬着头皮,麻起胆子往过撞了。当他走到黄角树下时,还是吓得头上毛根子直立。毛根子直立,在这个不到十岁的幼小心灵中体现出来了。
当时刘柱的感受是:“头上嗡地一下!所有的头发一下全都立起来了。差一点晕过去。”这个时侯,他的一只脚己踏进了鬼门关,只是他的另一只脚还没有抬起来,才又捡回了一条小生命。而这种亲身体验是决不可能再来第二回的哟!
当时的他什么都不顾了,只是拼命地往家里跑,跑回家后,眼都发直了。好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从这以后,他好多天都不敢这麼晚回家了。
刘柱在卖花生的道路上,虽然路途很不平坦 ,但是他得到的回报,还是能够补偿他的付出的。就如他亲身感受到的那样幸福美满,不但饿不到肚子,每天还很自豪地进出羊肉馆了。去吃冒尔头,吃羊血碗儿。经常都是正在吃饭时又有人买花生。这样天堂般的日子,说什麽都不能放弃啊。
每一天这个三口之家,没有一个闲人,都在做生意,这一家人慢慢地就有了点积存。到四九年,刘柱卖花生都有两个年头了,马上就要满十岁了。这家人没什麽亲戚,可周围邻里还是处得很好的。大家早就念到要给刘柱庆贺十周岁生日了。
到了刘柱生日这天,大家早就到房里帮忙来了,到中午时,客人还满满地坐了四桌。大家都非常地高兴。
其中一位叫夏太太的客人喊到:“刘大娘!你过来这里坐,我有话跟你说”,这位夏太太好心地说到:“ 刘大娘, 你门几娘母都在做生意,挣点钱也不容易。现在纸票子马上就用不脱了,你赶快全部拿来叫老夏帮忙买些东西来放起。老夏的部队很快就要开走了。”
听了夏太太这话,刘大娘很快从家里拿出一大把纸钱,交给了夏排长。
这时夏排长拿到这钱也是通城都用不脱,夏排最后才想出一个办法,说是帮部队买油,盐,这才把钱用脱。
刘大娘一家三口做了两年生意存下的钱一共才买到五十斤青油,五十斤盐。
刘大娘想:这得感谢夏太太一家的大力帮忙,于是赶忙倒上几斤清油给夏太太家送去,可夏太太说:“你们一家人辛苦了几年才得到这一点,如果不是物价张得这么凶,你们要多买几百斤咯。刘大娘你把清油拿回去吧,我们要走了,这里马上要打仗了。你们不出去躲一下吗?”
刘大娘笑着说:“我们不能出去,我们出去,打不死也得饿死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