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勤劳的申公豹(1/1)
棋盘山上,高明和高觉正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他俩原是棋盘山上的桃精和柳鬼,桃柳根盘三十里,采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成气有年。高明眼观千里,人称千里眼;高觉耳听八方,故名顺风耳。高明神情激动的:“通圣人真是了得,以一敌三,力挫三圣,这般威势,足以成为众圣之首。”高觉回应道:“那是,诛仙阵威力不凡,三圣齐攻亦不能破之,端是不凡。若是我兄弟二人能拜在通教主门下那就好了!”高明闻言,叹了口气:“唉!我兄弟二人道行微薄,又无人引荐,如何能拜入通圣人门下。”“话可不能这么,机会是有的,只是看二位道友能不能把握住。”一个声音从高明、高觉身后响起,来人正是申公豹。高明、高觉正聊得起劲,一时失察,连有人来到身后都没有发觉,不由得吃了一惊,忙回头看去。一副道骨仙风模样的申公豹立在他们身后,脸上满是笑容。申公豹打稽首,话曰:“二位道友有理,贫道豹申,特地前来为两位指条明道。”高明、高觉虽有各自神通,但其修为境界却不高,只有仙初期境界,比之申公豹的金仙境界,可谓是相差了好大一截,遂不敢怠慢,连忙回礼。高明上前一步问道:“不知豹道友所指的明道是?”申公豹笑曰:“二位所想,刚才贫道已经听见了,无非就是想拜入通圣人门下,却又无人引荐。以贫道的看法,其实根本不需要别人引荐,只需二位办成一事,通圣人自会出手收二位为弟子,传以大道。”高明一听,哪里忍得住,连忙追问曰:“需做成何事?还请道友明言。”申公豹:“想必二位也是知道,通圣人为何要出手摆下诛仙阵,无非就是因为阐教弟子欺人太甚,屡屡看不起截教门人,他们是胎生卵生之辈,披毛带甲之徒。现今几教的圣人各自退去,只有一些阐教三代弟子在周营辅佐武王姬发和姜子牙。若是二位此时能去商营力挫阐教三代弟子,为通圣人和截教门人出一口恶气,定能被通圣人看中,收入门下,那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高明、高觉一听,都点头认同其这个主意来,看来他们多有感同身受,对于阐教门人的一些作法很有意见。高觉回应道:“豹道友言之有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兄弟二人当下山去助商军一臂之力,挫一挫阐教三代弟子的锐气,也好在通圣人面前讨个彩头。”高明也点头称是。申公豹又言:“二位道友固然神通广大,但阐教三代子弟却也不凡,且他们人多势众,所以光凭二位道友前去,怕是力有不逮。不如我等一起,再去多邀几位道友同去,方可做到万无一失。”高明、高觉齐声点头曰:“道友所言甚是。”申公豹问:“以二位道友的神通,当知道何处有高人存在,不如给些建议。”高明回答:“梅山有七位道友甚是不凡,不如前往邀之。”“善”三人干就干,驾云而去,目标梅山。梅山有七怪,它们是白猿(袁洪)、猪(朱子真)、牛(金大升)、狗(戴礼)、羊(杨显)、蛇(常昊)和蜈蚣(吴`龙)等七种畜类修炼而成,其中白猿为最厉害。袁洪是混世四猴之中的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精通【**玄功】的神通广大。他的神通与杨戬无二,七十二变,无一不会,无所不精。话高明、高觉认得袁洪,后者也认得他两是棋盘山桃精柳鬼,此番相见,彼此大笑,各相温慰,深喜是一气同枝。袁洪问:“不知这位道友是?”申公豹打稽首,回曰:“贫道豹申,特地前来梅山,请袁道友出山。”袁洪:“此话何解,还请道友明言。”申公豹一脸正义的:“下纷乱,四边不宁,导致生灵涂炭,谁之过也?无非是那败坏礼乐纲常的西岐姬发等人。吾等修道之人,虽远离红尘俗世,但遭逢生灵大劫,岂可袖手旁观。正所谓心之所往,道之所在。眼下西岐叛军正与商军元帅苏护等人对峙与界牌关一线,不如吾等前去助商军一臂之力。“别,申公豹的口才还真是不错,得头头是道,旁边几人听得点头称善。高明也乘机附和:“袁道兄,你身具千年道行,且有大将之才,更兼武艺高强,会变化之术,何不乘此时机,下山去匡扶正义,顺便也大显一番身手,方不负平生所学。”袁洪一听,心里也按耐不住,其实他早就想下山去耀武扬威一番,奈何心有顾忌,故而迟迟未动。“话虽如此,但兹事体大,吾还需要和其他几位兄弟商议一番才是。”“理应如此”、“袁道兄请随意”、“善”袁洪命属下去请其它六怪前来议事,不多时,猪(朱子真)、牛(金大升)、狗(戴礼)、羊(杨显)、蛇(常昊)和蜈蚣(吴`龙)尽皆到此。身为老大,袁洪将豹申(申公豹)等人的来意给众人一,立马得到响应。朱子真首先发话:“大哥,老猪我早就看不惯阐教门下的所作所为了,他们硬咱们是胎生卵生之辈,披毛带甲之徒,以前可没少欺负过咱,现今咱兄弟几人道术有成,正该下山去给阐教弟子一些教训。”金大升也心有感触的附和道:“是啊,咱兄弟几人素来被阐教弟子所轻,想当年我还是牛的时候,差点被阐教弟子抓去炼丹,此仇焉能不报。”吴`龙也举双手赞成:“我也有这样的经历,连蛇胆内丹都差点被人抢去炼药--!”戴礼、杨显、常昊也纷纷起哄,看来以前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惨痛经历。见兄弟们群情激奋,身为大哥的袁洪一拍大腿定调道:“阐教弟子欺人太甚,非得下山去给他们点教训才是。且吾等此次下山去帮助商军,乃是匡扶正义,恢复世间礼乐纲常,亦是功德一件。事不宜迟,咱们把豹申道友他们请进来,一起商量下山事宜……”三日后,界牌关地面。商军一方,苏护、苏全忠、鄂崇禹、鄂顺(南伯侯之子)、张奎夫妇、飞廉、恶来、殷破败、雷开、殷成秀、雷鹍、雷鹏、鲁仁杰一众商军精锐尽皆汇聚于此。苏护原本收拢了十万败军,后来得了飞廉、恶来、殷破败等人带来的四十万援军,又汇合了南伯侯鄂崇禹父子所带的十五万生力军,使得总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六十五万人马,反压了风头正盛的西岐周军一头。西岐周军的实力也不弱,他们连连得胜,前前后后俘获了三十来万商军,并把其中的大多数人变成了自己一方人马(少数不愿改换门庭的都去见了阎王爷--!),如此一来,西岐周军便有了四十五万大军。后来四方诸侯见殷商势弱,西岐日强,全都投注西岐姬发这边,或多或少了派了人马来助战,其中北伯侯崇黑虎更是把全副身家性命压在了西岐一边,带领属下能征惯战之士八万人马加入姬发阵营。最终,西岐大军也达到了六十万人马。两军加起来百多万人马,如此规模的大战,前所未有,大有一战而定下的格局。正因为事关重大,两军主帅反倒心谨慎,生怕露出漏洞,被对方抓住机会。商军大营中,苏护聚将议事。作为平寇王兼大军主帅,苏护做得其实还是不错滴,其虚心求教这一点,很是值得表扬。苏护对南伯侯鄂崇禹道:“南伯侯身经百战,熟知战阵,不知对此战有何看法?”鄂崇禹属于直来直去那种人,不会怎么耍心眼,见苏护求教,也不多想,答曰:“此战凶险,非得万分心,一个不慎,恐遭大祸。”众人听他一,都不由得点头称是。张奎话曰:“末将有一言,不得不,若有疏漏,还请诸位见谅。”众人皆言:“眼下正值国难当头,理由畅所欲言。”张奎一脸正色的:“末将与西岐贼子交战多场,可谓是屡败屡战,前有武成王、后有闻太师、再后来就是平寇王。不得不佩服西岐叛军了不得,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败了我军,使得攻守易主。故而此次大战,我军必须重视叛军的每一个动静,要把他们当成世间最可怕的敌人来对待。”苏护回应道:“张将军所言甚是,西岐叛军确实不可轻视,他们得了阐教弟子相助,屡屡打败我军,已然成了气候,不知诸位有何良策……”正商议间,有士卒前来禀报:“启禀大帅,营外来了多位高人,是前来相助我军的。”苏护大喜,连忙带领众将出账相迎。梅山七怪并高明、高觉昂首阔步的就向众人走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